漫谈“走西口”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1-02-01 11:52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苦在心头,…紧紧拉住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虽有千言万语难叫你回头,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一首《走西口》,唱出了多少无奈和情愁!这首歌的历史背景是清朝咸丰五年,山西遭受连年大旱后,晋西北新婚妻子刘玉莲送别即将出走西口谋生的丈夫,与他道别时的场景。别后玉莲思念丈夫,每年秋后穿着新婚绣花鞋在渡口等待,盼望丈夫能够回来。但30年的漫长等待,是30年的一次次失望,玉莲已从如花似玉的青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太,却再也没有等回心爱的丈夫。这是那个时代贫苦老百姓苦难生活的一个缩影,每每听来,催人泪下,令人心碎。

  走西口与闯关东、下南洋、填四川一样,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口大迁移活动,每一次迁移,都伴随着无奈与悲壮;而每一次迁移的结果,又都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民族历史记忆的“走西口”,其跨度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约四百余年。期间,无数陕西人、山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谱写出了一首首凄美动人的移民赞歌。因为“走西口”跨度时间之长,涉及范围之广,对后世影响之大,都是其他几次迁移活动难以匹敌的,所以要全面了解走西口,非三言两语所能概括。为此我们问三个“为什么”,以点带面,漫谈走西口这段历史。

  ※为什么叫走西口?

  我们都知道,万里长城横亘在祖国北部,将传统意义上的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分隔开了。但是明朝中后期以降,晋陕一带的老百姓除了要面对十年九旱的恶劣自然环境外,还要躲避无休无止的战乱,于是一批批难民,迫于生计,跨过长城,逃往北方谋生,这样一来,就要经过长城的关口。那么经过长城关口为什么叫“走西口”而不是想象中的“走北口”呢?后世众说纷纭,标准的说法是西口是按相对地理位置划分的。

  明长城从西向东的主要走向为:从甘肃、宁夏一线,经陕北三边(安边、定边、靖边)、榆林、府谷,到晋西北紧贴黄河的河曲、偏关,穿过雁北地区(大同、朔州),衔接河北张家口,再由燕山山脉向东直达渤海湾。从地理上区分,西口是相对东口而言的。据说河北省张家口往东一带的关口称为东口,出东口通往内蒙古东部。张家口以西的长城上设有很多的关口,口里的人要到内蒙古西部,均需经过这些关口,这些关口就统称为西口。因此,从广义上说,在河北西北、晋西北、陕北、直到甘肃宁夏一线的诸多关口,都可称为西口。有统计资料表明,走西口者,主要集中在陕北的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6县(现在均属榆林市),晋西北的河曲、保德、偏关3县,雁北的朔县、平鲁、左云、右玉、山阴5县。

  打开中国地图看,河北、山西东部的长城关口无论如何也称不上“西口”,因为它们实在太偏东了。那么“西口”是否应该还有其他合理的解释呢?虽然史书上未作明确记载,但在陕北民间,有这样的传说,走“西口”出关就是走长城关口北边瓮城的西门。不管长城关口在哪,都必须要通过瓮城西边的口走向大漠,这才是真正称为“走西口”的原因。

  为此,我们查阅了有关瓮城的资料,果然如此。从防御角度看,若让长城关口直接对外显然是防守的薄弱环节。为了加强关隘的防守,往往在城门外(北面)修建一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也就是“瓮城”。它依附于城门,且与城墙连为一体,两侧亦设有箭楼、门闸、垛口等防御设施,从而形成重要的防御设施。为了让城门不正对外界,额外在瓮城的东西各开一门,出关的人走西门,入关的人走东门。通过这种迂回,大大保障了主城门的安全性。出关谋生的老百姓,脚步迈出西门,就算是走出了“西口”。这种解释,更容易引发人们悲凉与惆怅的情怀,也更符合“走西口”的历史背景,所以我们更相信这才是真实的“走西口”。

漫谈“走西口”(图1)

  ※为什么要走西口?

  前文已讲,走西口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生计。但走西口持续了四百余年,跨越了几个朝代。细究起来,走西口并不都是血泪史,朝代不同、年景不同,走西口的原因差异还很大。

  把话题扯远一点,对不好回答的问题,有些无厘头的答案往往能显出智慧,还能化解尴尬。有这样一则故事:1935年的某天,就读巴黎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陆侃如正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内容是中国汉魏文学。他一路对答如流,主考官很满意。突然,有个考官提出一个关于这个时期文学的怪问题:“《孔雀东南飞》这首诗第一句为什么不说孔雀西北飞呢?”,这显然是一个半戏谑半刁钻的问题。听到这个问题,答辩委员其他成员也都愣了,他们个个面面相觑,因为若实答,不仅呆板,而且显不出文学博士的水平。陆侃如稍作思索,脱口而出道:“因为,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出自《古诗十九首》)这个回答不仅显现了陆侃如的睿智,更显出他深厚的中国古代典籍功力。这个回答从此成为了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为人津津乐道。在回答“为什么要走西口”这么沉重的问题上,自然不能因为西北地势高就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样的答案去戏谑。

漫谈“走西口”(图2)

  回归正题,要回答“为什么要走西口?”,必须回溯到不同历史时期看。

  明末开始,大部分走西口的人都是因为穷,为了活命。当时的晋西北、陕北一带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土地贫瘠,遇到大旱,颗粒无收,往往食不果腹,加上常年战争,这时候走西口成了唯一活命的机会。这一段时期的走西口,还是零散的,不成规模的。

  真正形成大规模走西口的现象出现在清朝康熙年间。这时的走西口是为了“赚快钱”。公元1694年,康熙率兵征讨噶尔丹,从山西经陕北的府谷深入草原腹地,由于距离太远,补给难以保证,于是康熙下令,让这一地区的地方政府全力保障军队的后勤补给,并承诺给予高额的补贴。这一带的商贩见有利可图,便蜂拥而至,给前线的清军送物资,换取可观的收入。清军有了可靠的后勤补给,一路上所向披靡,成功征服噶尔丹。这时走西口的人很快赚得盆满钵满。1697年,康熙批准草原鄂尔多斯部的请求,在“河保营”开辟汉蒙交易,又“准汉民垦蒙古地,岁与租籽”,进一步扩大了走西口的规模。

  清末,走西口是为了顺应政策,养家糊口。走西口的第二个高潮是在1900年庚子赔款之后,清王朝苦于财政枯竭,采取了由官方政府放垦蒙荒的办法以增加财政收入,这就是近代史上有名的“贻谷放垦”时期,这时又有诸多田少人多、养家困难的口里人(即长城以南的居民),涌向西口外垦荒,一度多达几十万。在明长城以北的地区,就是今日的内蒙古西部地区,向来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这时又遇上了宽松的政策,再加上蒙古族历来不事农耕,愿意把广阔的土地让给汉民耕种。于是走西口成了他们养家糊口的理想之地。

  同一时期,商贸带来的“致富效应”吸引了大批机会主义者走西口淘金。在内蒙古的包头市流传着这么一句民谣: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说的是复盛公商号创始人乔贵发的事。早期,乔贵发因为家里太穷,不得已走西口谋生,后来经过多年跌爬滚打,生意越做越大,商号复盛公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成功后,乔贵发带着大把的银子回家盖房子,于是就有了今天著名的乔家大院。乔贵发的“致富效应”带动了大批山西人,很快,一批一批的山西人走西口赚钱,也成就了晋商的美名。

  所以走西口的最初原因都是因为贫穷,但具体到每个时间段,则有较大差异。

漫谈“走西口”(图3)

  ※为什么要记住走西口这段历史?

  总体看,走西口是一段历尽艰险、饱含辛酸的悲惨的历史。因饥寒逼迫造成的农民大规模迁移,而且持续数百年之久,然而,走西口绝不仅仅是辛酸悲壮,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和进步意义却是永存的、伟大的。

  从经济角度看,走西口的大批人潮来到蒙古地区创业发展,带来了内地先进的农耕技术,促进了口外农业的发展,将传统的农耕界线向北推移,使蒙古地区逐渐由传统单一的游牧经济演变为牧耕并举的多元经济;而经商务工者的纷至沓来,则刺激了蒙古地区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另一方面,从口外回到故乡的人,不仅带回了各色皮毛制品,还把蒙古地区的马牛羊牧养技术带到了内地,既改善提高了内地百姓生活水平,也促进了养殖业发展。

  从文化角度看,走西口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与发展。中华民族早期是一个农耕民族,固守一亩三分田,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静安逸生活是农耕文明的一个特点。走西口,就要背井离乡去闯荡,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这种勇气,增强了移民的创新意识,产生了众多的移民文化。内地移民将当地的语言、文字、交往方式、生活习俗等丰富的文化带到了蒙古地区,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促进了文化繁荣。现在,广泛流传于陕北、晋西北以及内蒙西部的地方戏“二人台”,就是内地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从民族融合角度看,走西口促进了民族认同感,对国家统一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口内口外相互人口的流动,冲破了明长城的重重阻隔,拉近了地区间的距离,实现了口内汉族人民和口外蒙古族人民的大融合;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走西口”这一移民浪潮,大大促进了蒙古地区与内地的交流,进一步增进了蒙汉之间的民族感情,对国家繁荣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一个见证。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记住历史,是为了更好珍惜当下。走西口的故事虽然远去,但我们祖先身上那种不畏艰难、勇敢闯荡的精神,却会一代代流传下去,带给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这或许就是有必要记住走西口这样一段历史的原因之一。

  冬日某天,雪后初霁,站在曾经是走西口重要关口之一的镇北台,再也看不到当年悲壮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纵横交错的公路,高低错落的雪坡,好一派祥和富足的图景!我们为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而欣慰,也不能忘记我们的先民为了生计,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去闯荡、去开拓、去书写那个时代的传奇。正是因为中华民族骨子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格,才有了我们延续不断的华夏文明。长城关口边或刀光剑影、或商贾往来的历史早已走远,但它们的故事却永远也不曾离开。无论当年披甲守城的将士,还是毅然走西口的勇士,无论成败,他们都是一群有血性的汉子!他们的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也值得我们回忆和传承。(作者:墨耘)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