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马,半部草原文明史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19-10-11 22:16   

   文/金 海

  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高度赞扬蒙古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高度赞誉蒙古马精神,其实就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草原民族精神的一种恰当比喻。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和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蒙古地区的生动具象。它最贴切地形容、概括和表达了内蒙古各民族干部群众开拓进取、一往无前、忠诚奉献的精神品质。传承和弘扬蒙古马精神,将蒙古马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之中,对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蒙古马原产于蒙古高原,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以及和部分地区,是一个数量多、分布广的地方马品种。蒙古马是天地间的神奇精灵,游牧时代的自由天使。蒙古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耐力强、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等卓越品格是其它马种不可比拟的。

  蒙古马与草原民族相遇之后,缩短了时空距离,加速了文明进程。草原游牧民族由于生存环境和生业方式的独特性,同蒙古马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草原民族的生产生活到制度规程以及精神理念等不同层面,无不渗透着蒙古马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有关蒙古马的民俗风情。在历史的漫漫长夜里,草原游牧民族同蒙古马建立了超出其他任何动物的最亲密、忠实、可靠的安达关系,他们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或勇担辛劳与苦难,或静享和平与安宁。对草原游牧民族来说,马背就是生命的摇篮,马镫就是人生的起点。草原民族的个体从小就在马背上学习能骑善射,长大后在马背上实现人生价值。草原民族自从与蒙古马相遇、相识、相知以后,旷野不再荒凉、四季不再漫长,风雪不再寒冷,天边不再遥远。英雄的草原民族与作为非凡物种的蒙古马从昨天到今天、从草原到海洋,在无垠的天地间曾经共同演绎无数个震撼天宇的速度与激情的历史剧,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草原帝国,创造世界历史的辉煌和奇迹,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和文明发展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做出过重大贡献,也为今日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全球一体化进程以及人类文明的交流交融产生过重大影响。概而言之,草原游牧民族一切重要的历史活动和文明成果几乎都是在马背上完成的,也是与蒙古马共同完成的。因而,草原游牧民族历来以"骑马民族"或"马背民族"著称于世。从这个意义上说,蒙古马就是半部草原民族史、也是半部草原文明史。没有蒙古马就不可能有草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游动生活,也不可能有充满生态智慧的草原游牧文明,更不可能有草原民族的丰功伟业和历史传奇。没有蒙古马,草原民族史和草原文明史将会是另外一种样子,从而中华民族史和中华文明史乃至世界史和世界文明史也将会显示出另外一种风貌。

  蒙古马是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之一,也是草原文化的代表性象征符号,在蒙古马身上体现着草原文化的诸多特点,蕴含着草原文化重要的核心价值。在草原民族的文化意识中,蒙古马经历了从五畜之首到审美形象、文化符号、精神图腾的演变,以及从被注重使用价值到注重审美价值、精神价值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草原民族的审美想象中,古马具有完美的整一性,尤其在英雄史诗中,它是有着动物形象、人的语言、神的智慧的集兽性、人性、神性于一体的一种崇高的审美形象和精神图腾。黑格尔曾经说,没有战争、伟业和冒险,就不可能有英雄史诗。但对于草原民族来说,只有这些还不能构成英雄史诗,必须还有蒙古马,倘若没有蒙古马,真正的草原民族英雄史诗也就不复存在。英雄史诗中的马,几乎与英雄平分秋色,它不仅是跑得飞快的英雄坐骑,而且还会说人话,通晓人性,有时还被描写成从天而降,超凡脱俗,具备神性,在紧要关头往往具有辅佐主人、帮助主人、甚至超越主人的智慧,常常使主人赖于战马而化险为夷,凯旋而归。反之,英雄倘若不听坐骑的劝告,一意孤行,则可能会落难、流离。因此,英雄史诗中不乏英雄向坐骑求助、甚至把坐骑当作自己崇拜对象的描述。

  蒙古马文化是中华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已深深扎根于草原民族的奋斗历程中。蒙古马文化也是草原文化中最具丰厚积淀和蓬勃活力的文化,更是草原民族文化自信的亮点。因此,无论时代如何变换,它都能穿越时空,与时俱进地不断得到传承、创新和发展。马文化博物馆的建立、马文化节和马赛事的创办、中国马都和草原马都的打造、马体育产业和马文化产业的发展、马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等等,无不体现着马文化在现代化语境下的超常活力和创新发展。

  千里疾风万里霞,追不上百岔的铁蹄马。新时代传递和弘扬蒙古马精神的号角也已经吹响,我们要进一步牢记总书记嘱托,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通过驰而不息的艰苦奋斗,再塑包括草原文明在内的中华文明的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奔腾不息的蓬勃动力。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