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意义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2-01-10 19:40   

作者:王能宪,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还有相应的得力举措。我认为,这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乃至对于世界的未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意义(图1)

一、习近平有关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

下面对习近平有关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和中央的相关举措作一个简要的回溯,择其要者疏理如下:

(一)提出“四个讲清楚”,第一次高屋建瓴地指出中华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指明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在全国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的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基础。”

这是第一次全面、系统、深刻论述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关系,具有战略性、纲领性意义。有这么几个要素值得注意: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中国特色”特就特在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2、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最深厚的软实力;3、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二)考察曲阜,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来到“三孔”,有人认为堪比小平同志南巡讲话。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特意来到曲阜,参观了“三孔”。在孔子研究院座谈时,强调传统文化要古为今用。“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并说:“我这次来曲阜就是要发出一个信号,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提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强调传统文化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2013年底和近2014年初,两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都涉及到传统文化。习近平强调:“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12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12月30日)

习近平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2月24日)

在我看来,所谓“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前者强调“转化”, 即“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也就是“古为今用”;后者强调“创新”,即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也就是“推陈出新”。

(四)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和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演讲,强调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和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世界的意义。

2014年3月,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演讲,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

2014年9月,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演讲,指出:“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希望中国和各国学者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把这个课题研究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

(五)提出文化自信,强调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特别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接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又说: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又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六)出台“两办”文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个文件全面阐述、系统规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大意义、主要目标和具体任务。文件共18条,涉及到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诸多方面,如教育、出版、中医、文物保护等等,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这是新中国以来第一个全面部署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件(此前曾有过关于古籍整理等专项文件),采取了有效措施,大力推进这项系统工程。本人十分荣幸,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文件的相关工作。

(七)中央政治局以考古为主题进行集体学习,意义深远。

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23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我们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习近平强调,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要通过深入学习历史,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要运用我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通过交流研讨等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

这样专题内容的政治局集体学习,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有其深刻和深远的意义。这次学习前后,习近平总书记到各地考察,率先垂范,总要去参观考察当地的文物古迹或博物馆,例如近年到过的几个地方:甘肃敦煌(2019、8),山西大同云冈石窟(2020、5),广东潮州广济桥(2020、10),福建福州三坊七巷(2021、3)河南南阳医圣祠(2021、5),河北承德避暑山庄(2021、8)等等。在这些地方,习近平对每一处传统文化遗迹都有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阐释。

以上这些思想和举措,是习近平治国方略的一个重要特色,或者说一大建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百年来传统文化的历史命运

20世纪,是中华民族翻天覆地的大变革时代,所谓“百年未见之大变局”(亦有称“三千年未见之大变局”)。20世纪的三大社会变革,即1、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2、新中国成立,推翻了三座大山;3、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这三大社会变革,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古老的中华民族由积贫积弱走向自立自强,由闭关锁国走向对外开放,由战争与动荡走向和平与发展……但同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破坏,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断裂和传统美德的丧失。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传统文化遭受了灭顶之灾,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场大浩劫、大破坏、大灾难。

当然还可以上溯至鸦片战争乃至更早的由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学东渐”,当时许多中国人认为,中华民族落后挨打,问题就出在文化上。因而出现了否定传统文化的社会思潮,如“全盘西化”、“把方块字和线装书统统扔进茅坑”。

这一百年来,我国出现了传统文化严重断裂,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摆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事实。长期以来,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视传统文化为封建糟粕,国民教育对传统文化采取排斥与轻视的态度,导致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陌生、隔膜甚至缺失,导致出现了社会风气不正,伦理道德失范,荣辱观念淡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崇奉西方价值观,热衷于西方的生活方式,等等。

其实远不只是一代人的问题,传统文化的断裂已经造成多少代人从思想修养到言行举止的偏差。一个被誉为文明古国、礼义之邦的国度,在不断加大对外开放、日益走向世界的今天,还需要政府发文,告诫我们的国民,到了国外不要大声喧哗,不要随地吐痰,不要插队加塞云云,岂不离我们的传统文化远矣!

我的一个朋友在法国大使馆做了几任文化参赞,待了很多年。他曾亲口告诉我,巴黎的老佛爷,一家著名的百货公司,最大的商场,每年都要评选最佳消费国和最差消费国,连续多年最佳消费国是日本,最差消费国就是咱们中国。疫情之前,我们中国的国民潮水般涌到国外,替人家买了那么多奢侈品,可人家并不感谢你。因为你们在那里大声的喧哗,在货架上拿了东西不及时放回去,甚至于撕开外面的塑封。

恢复高考的时候,我注意到《参考消息》全文刊登了台湾的高考语文试卷。当时我大吃一惊,其中70%以上是传统文化内容。而我们当时1977、1978两年的高考是各省命题,此后是全国统一命题。开始也就只有5分左右的古文的标点翻译。我问过中学的高三语文老师,到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大概也不超过30%。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当反躬自问:传统典籍在我们的基因中究竟传承了多少?传统血脉在我们身上究竟延续了多少?传统美德在我们手中究竟丢失了多少?再这样继续下去,中华民族还算得上是中华民族吗?中国人还称得上是中国人吗?

我们必须对二十世纪进行深刻的文化反思。回过头来看,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不像当年批判的那么一钱不值,还有很多非常宝贵的东西,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今天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不是我们对传统文化批判得不够,否定得不够;而恰恰相反是我们对传统文化认识得不够,学习继承得不够,有些问题正是由于传统文化的缺席或缺失所造成的。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他这些年治国理政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个突出的亮点。

三、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和民族复兴的战略意义

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古圣先贤们留下了丰富博大的思想文化遗产,这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突出优势和根源所在,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和力量源泉。

毛泽东曾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

传统和文化是不应当割断、也不可能割断的,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存灭。章太炎曾经说过:“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国学讲习会序》,载《民报》第7号)

顾炎武也有类似说法:“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一作“邪说巫民,充塞仁义”),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条)

这些都是阐述传统对于未来、历史对于现实的价值和意义,特别强调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基,而根基是不可割断、不可动摇的。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

习近平特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荟萃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宿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2015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那么,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晚年重要的思想贡献,他曾提出著名的“美美四句”,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16字箴言) 费老“文化自觉”的思想,核心有两点:一是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二是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首先,要充分了解和认知自己的文化,然后再学习借鉴别人的文化,不同文化互相学习、彼此欣赏,从而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正是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例如汉唐时期对印度佛教和西域文化的吸收与融合,从而形成儒释道各有千秋而又融合为一的大中华文化。正如前面提到的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演讲所指出的那样:“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是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复兴。如果没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能产生领先世界的文化高峰和文明成果,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也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

(二)培育民族基因和民族精神

什么是民族精神?我以为,离开了传统文化就谈不上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也是一个民族的标识。世界上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就是由不同的传统、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字等内在的文化基因所构成的。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区别,除了肤色、地域等外在的不同,最主要的或者说最本质的,就在于文化与传统的不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民族基因的问题。一次出访途中,在专机上与记者交谈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2014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和同学期间,特别提到了关于部分小学语文教材删除古诗词的问题。 他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

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国民教育体系和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力倡导和鼓励全体国民,区分不同人群和层次,通过阅读学习传统文化,培育民族基因和民族感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三)汲取智慧源泉和精神营养

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典籍、文物、非遗、民风民俗、家风家教、生产生活等观念形态或物质形态,世代流传,其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和精神馈赠,是全体炎黄子孙共有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希望中国和各国学者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把这个课题研究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他一口气就列举了几十个传统文化的重要观念: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借鉴、汲取的智慧源泉和精神养分。

四、传统文化对当今世界的启示意义

人类的发展,自西方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以来,一方面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提升和财富的巨大增长,另一方面也给世界带来了灾难和危机,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产能过剩、地球变暖、军备竞赛、恐怖活动……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来,尽管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可是上述灾难和危机非但没有得到解决和改善,而且进一步加剧。这两年的暴发的疫情,更是把整个世界搞得不得安宁。

根据世界发展的大势和潮流,习近平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中国不仅努力发展好自己,而且正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合作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不但看到了今日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而且发现,古老的东方文化,即中国的传统文化,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解决当今世界危机的智慧与方法。

其实,很早就有西方人对中国文化有精深的认知与评价。

法国启蒙思想家家伏尔泰(1694—1778)讲过,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认为古老的东方智慧值得珍视。他说:“欧洲王公和商人们发现东方,追求的只是财富,而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引自《清史参考》第408期,赵云田文《清前期和欧洲的文化交流》)

英国哲学家罗素(1872—1970)更是肯定“中国文化对现代世界极为重要”他认为:“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有些东西对现代世界,极为重要!”(引自冯沪祥文章《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1889—1975)则预言“中国文明将为未来世界转型和21世纪人类社会提供无尽的文化宝藏和思想资源”他说:

“世界的未来在中国,人类的出路在中国。”“未来最有资格和最有可能开创新文明的是中国人,中国文明将统一世界。”“中国文明将为未来世界转型和21世纪人类社会提供无尽的文化宝藏和思想资源。”(汤因比《历史研究》)

汤因比还认为,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他说过,以中华文化为主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将是人类未来最美好和永恒的新文化。持有相同观点的中国学者,代表人物是钱穆和季羡林。

钱穆(1895—1990)在他96岁时,写了最后一篇文章《天人合一论――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认为今后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必将以中国文化为宗主”。文章说:“近百年来,世界人类文化所宗,可说全在欧洲。最近五十年,欧洲文化近于衰落,此下不能再为世界人类文化向往之宗主。所以可说,最近乃是人类文化之衰落期。此下世界文化又将何所向往?这是今天我们人类最值得重视的现实问题。以过去世界文化之兴衰大略言之,西方文化一衰则不易再兴,而中国文化则屡仆屡起,故能绵延数千年不断,这可说,因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自古以来即能注意到不违背天,不违背自然,且又能与自然融合一体。我以为此下世界文化之归趋,恐必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宗主。”(钱穆《天人合一论――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季羡林(1911—2009)也有著名的“河东”、“河西”说。认为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自从人类有历史以来,共形成了四个文化体系:一、中国文化;二、印度文化;三、从古代希伯来起经过古代埃及、巴比伦以至阿拉伯文化的闪族文化;四、肇端于古代希腊、罗马的西方文化。这四个文化体系又可以划分为两大文化体系: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前三者属于东方文化,第四个属于西方文化。两大文化体系的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原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创刊号,1993年)

“从前几个世纪来看,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占领导地位,这是东方,三十年河东。到明朝末年,西方文化自天主教传入起,至今几百年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给人类带来很大的福利,但另一方面也带来灾难,癌症、艾滋病、淡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等等。这些灾难中任何一个解决不了,人类就难以继续生存。怎么办?人类到了今天,三十年河西要过,我们就像接力赛一样,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接过这一棒,用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去除掉这些弊端。总之,我认为,西方形而上学的分析已快走到尽头,而东方的寻求整体的综合必将取而代之。以分析为基础的西方文化也将随之衰微,代之而起的必然是以综合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取代”不是“消灭”,而是在过去几百年来西方文化所达到的水平的基础上,用东方的整体着眼和普遍联系的综合思维方式,以东方文化为主导,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把人类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这种取代,在21世纪中就可见分晓。21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季羡林著,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5年)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世界的启示,前面提到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列举了几十个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这些思想理念涉及到国家治理、天人关系、人伦道德、国际关系等诸多方面,对当今世界都具有启示意义。我认为,其中最为重要和紧迫的是三条:第一,提倡协和万邦,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注重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第三,奉行和而不同,加强合作,避免冲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ljr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