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讨长篇报告文学《国瓷之光——李国桢传》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1-03-31 08:43   

3月30日,专家学者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研讨萧根胜长篇报告文学《国瓷之光一一李国桢传》。研讨会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办,中国陶瓷协会、河南省文学院、河南美术出版社、平顶山市委宣传部、中共郏县县委协办。

专家研讨长篇报告文学《国瓷之光——李国桢传》(图1)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委员阎晶明,国务院参事、作家忽培元,以及李炳银、黄传会、范咏戈、张陵、赵瑜、李春雷、李朝全、程绍武、王必胜、萧立军、王国平、吕品昌、蒲永祥等知名作家、评论家、艺术家,河南省平顶山市委宣传部、郏县县委、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美术出版社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共40多人参与研讨。

作为陶瓷发明国的中国,近代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入侵,封建专制长期统治,内忧外患等原因,陶瓷制作日趋衰败,部分著名的瓷种出现断代。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些曾经辉煌的、曾经黯然的名瓷,再次重现光彩。其间,有一人功不可没,他就是李国桢先生。李先生在半个多世纪的陶瓷生涯中,恢复了“五大名窑”,再现了“六大瓷系”,取得了我国“南青”与“北青”两大著名青瓷恢复的历史性成就。李国桢助主力推动中国传统陶瓷技术的恢复、现代陶瓷新技术的开发,将西方研究陶瓷的科学技术应用于中国陶瓷行业,彻底改变我国千年凭经验、靠传承的慢发展局面,为巩固我国世界陶瓷大国地位做出了卓越贡献。

专家研讨长篇报告文学《国瓷之光——李国桢传》(图2)

 

《国瓷之光——李国桢传》作为中国作家协会2017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由作家萧根胜历时6年精心创作。萧根胜与国瓷大师李国桢是河南郏县老乡,多年的耳闻传说使他对这位曾经致力于中国古老陶瓷复兴、新瓷创造开发,为中国当代陶瓷业再造辉煌却历经坎坷、命运多舛的乡贤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生成强烈的书写激情。

为了这次书写,萧根胜参考阅读了大量资料,走访了河南、上海、北京、江西、江苏、浙江、河北、湖南、广东、福建、陕西、山东等与陶瓷烧造有关的地方,拜谒了能够见到的几乎所有当事人。全书以50余万字的篇幅展示了李国桢钟情于陶瓷、投身中国陶瓷科学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事业踪迹及人格魅力。

专家研讨长篇报告文学《国瓷之光——李国桢传》(图3)

 

与会专家对《国瓷之光——李国桢传》的精神内核、写作范式等进行分享交流。

“为一位在我们国家陶瓷艺术、陶瓷工艺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实践家,做一部传记式的作品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阎晶明认为,《国瓷之光——李国桢传》体现出作者高度的责任,这部作品不仅是写一个人,也写出了一段历史,写出了一个时代,写出了一种家国情怀。“这部作品在立意、站位上也是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境地”。

专家研讨长篇报告文学《国瓷之光——李国桢传》(图4)

 

“萧根胜用6年时间采访了200多人,跑了全国十多个省市,为写这部书,他的眼睛两次做手术,在写作过程中,因为他还是以笔书写,长时间用力曾导致右手颤抖厉害,难以持筷用餐。他是用心、用情为国瓷大师李国桢先生写了一本传记。”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动情地说。他在书序中写道:“作者将自己的真实调查发现、理解感受质朴动情地讲述出来,犹如深情的演说,近似据理的呐喊,仿佛史官的实录,实现了对中国陶瓷史,特别是陶瓷当代史的一次空缺填补,也是中国文学创作走向历史性价值写作的可贵努力。”

“英文China这个词如果开头第一个字母不用大写,用小写就是陶瓷,这似乎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自古以来中国就是陶瓷大国、古国,然而多年来,我们书写这个陶瓷大国历史和大师的作品像模像样的极少。”范咏戈认为,《国瓷之光——李国桢传》为国瓷大师画魂,萧根胜先生披沥肝胆为我国陶瓷大师李国桢先生立传,显然不仅仅是因为作者和李国桢同为河南郏县人,首先出于对陶瓷文化的敬畏和对国瓷大师的致敬,所以这部作品的价值填补了一个传记题材的空白。

专家研讨长篇报告文学《国瓷之光——李国桢传》(图5)

 

“认识萧根胜好多年了,上一次研讨他的第一本书《青海长云》,今天他出版了更重要的作品,我个人觉得《国瓷之光——李国桢传》比《青海长云》更厚重,”中国作家协会研究部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朝全坦言,“今天读到《国瓷之光——李国桢传》,人物刻画鲜明,感觉更为精细,非常感人。这本书看起来是写一个人物,但是有着很鲜明现实的意义,对于体现中国力量、中国价值和中国智慧很有意义。李国桢这个人物之所以感人至深,就在于他心怀祖国,一生只为做好一件事,不计报酬、不计名利得失。”

吕品昌是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雕塑艺术家。他认为,《国瓷之光——李国桢传》对于陶瓷大学,对于学术研究以及对青年人的教育和培养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科学家就应该够解决产业所面临的瓶颈问题、科研攻关问题,李国桢先生“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的奉献精神很了不起,为科研人员树立了一个榜样”。(宾阳)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