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子深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3-07-21 16:48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生系列回信和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组建暑期“求取闽宁致富经,共绘能源西北梦”实践团。实践团近日走进宁夏银川,开展“端牢能源金饭碗,躬身青春报国行”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油田生产现场、基层一线,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践行能源报国理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子深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图1)

实践团走访赵鸿农民文化大院、闽宁镇镇史馆,从文物中聆听脱贫攻坚故事,欣赏、学唱西海固人以自强不息、勤劳淳朴书写的乡村振兴之歌,感悟对口帮扶、东西协作、精准扶贫的政策下闽宁镇的巨大变化。大家深刻认识到,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国家大力支持下,通过政府搭桥、企业带动、典型示范,开拓创新的闽宁人,帮助贫困群众选准产业、选对路子、选好项目,依托特色产业推动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一过程中以文化人、文化铸魂、文化赋能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和彰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子深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图2)

实践团走进非遗工坊,领略非遗中蕴含的深厚底蕴和中国智慧,深入了解非遗传承人刘亚明3年开车累计7万公里、为基层群众教授手艺“送文化”“种文化”的文化扶贫和乡村振兴事迹。“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非遗扶贫本质是文化扶贫,培养民族自信,在不断传承创新中,建立文化自信。” 刘亚明说,自己2011年从西安退休后,跟老伴儿来到银川一所高校任教,教授民间手工艺。2014年暑期,她受永宁县文化局邀请来到闽宁镇原隆村,授课一个月,为36位生态移民妇女教授编结钩织技能,组织残疾人工作队,开设技能培训班,建立视频团队……刘亚明不仅让非遗活起来,更实实在在地为原隆村留守妇女提供了工作机会,带动村民们走向了增收致富之路。原隆村中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改变观念,学习先进新知识,掌握非遗技艺,用自己的双手编织乡村振兴新篇章。

  实践团参观学习了上世纪60年代以来,长庆大水坑油田发展建设的辉煌成就、创业历程、先进人物、作业装备、生活什物等,一段段文字、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深深打动和激励了实践团成员。“会战初期,石油人挖地窝子、筑干打垒,风餐露宿。为使大会战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石油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建成了大水坑油城影剧院、文化宫、子弟中学和小学、职工家属住宅区,使大水坑矿区逐步成为集生产保障、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于一体综合性基地。”讲解员声情并茂地向实践团成员讲解。大家深刻体会到,早期石油工人的艰苦奋斗,生动诠释了“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

实践团成员饶有兴致参观了油田的数字化中控室。进入数字化中控室,大家被眼前的超大监控显示屏幕所吸引。大家了解到,以前每个生产井旁边通常会住着一名工人,被称为“看井工”,时刻关注油井生产情况。如今油田已经实现数字化生产监控,工人们坐在中控室,察看电脑屏幕上生产仪器反馈的生产参数,就可以判断生产情况正常与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系数。

作为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专家领导与实践团成员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长庆第三采油厂大水坑生产基地的专家,向同学们介绍了大水坑油田发展的发展历史与巨大成就,鼓励同学们去除专业壁垒,全方位了解生产过程,为能源行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贡献量,还寄语同学们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着力培养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汲取新知、提出新思路,努力成长为合格的能源工作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子深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图3)

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期间,实践团成员乘车前往采油区、注水区、油水处理区等采油区块参观,实地观看采油机作业,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深刻认识到,一个个采油机就像一个个努力工作的“细胞”,支撑起了我国石油能源体系“机体”的持续健康运转,这背后是广大油田工人的兢兢业业、不辞辛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同学们说,十年树木,这些小树苗就像风里来雨里去的油田工人,发扬“铁人精神”,扎根荒漠戈壁,克服艰难险阻,精彩续写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人生凯歌。

  连续多日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节奏紧凑、成效显著,实践团成员表示,此次在油田一线走访调研、深入实践,不虚此行、收获满满,不但增长知识、开阔了视野,更受到了思想涤荡、精神洗礼,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更坚定了发挥专业所长、扎根能源行业、报效伟大祖国的信心和决心。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