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走进校园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19-04-29 19:36   

   4月25日,在广西2019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进入尾声之际,一场生动有趣的“三月三”狂欢把欢歌笑语带进广西区直文化系统幼儿园(以下简称“文幼”)。特色又美味的长桌宴,美丽又大方的民族服饰秀……在“广西尼的呀”的歌声中,“壮族三月三•和谐在八桂”文幼嘉年华活动落下帷幕。

“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走进校园(图1)

孩子们开展美丽又大方的民族服饰秀。

  今年是广西“壮族三月三”确定为法定假期的第六年,也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消费品牌打造工作的第三年。今年3月25日至4月25日期间,广西14个地市各个层面组织了900多场民俗文化活动。自治区教育厅也提出,要在各大学校开展 “壮族三月三•和谐在八桂”学校民族文化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以此弘扬广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走进校园(图2)

美味的壮乡长桌宴

  为了让幼儿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广西民族文化,参与到“三月三”的民俗活动中,广西文幼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在3月25日至4月25日期间策划组织了走进“三月三”、最美“三月三”、多彩“三月三”、和谐“三月三”四个篇章共15项活动。

“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走进校园(图3)

广西博物馆的社教老师普及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

  4月2日,在“三月三”来临前夕,广西博物馆与广西科技馆联合走进文幼开展了“缤纷三月三,欢乐校园行”——广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科普进校园活动。社教老师以五色糯米饭的色彩为主题带来了关于色彩的科普秀,同时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与孩子们分享了制作壮族美食的奥妙。借助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系统共建单位的资源,文幼嘉年华的活动形式与内涵得以更加丰富,为幼儿开辟了生动的“三月三”第二课堂。

“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走进校园(图4)

广西科技馆的社教老师带来神奇的色彩科普秀。

  于此同时,形式丰富的嘉年华活动也让孩子们久久沉浸在“三月三”的欢乐气氛中。壮乡风情摄影展让他们“看”到不同的“三月三”民俗,壮族、汉族宝宝大聚会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民族归属感;壮文化DIY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动手设计、制作自己心中的壮族铜鼓、服饰、绣球……文幼嘉年华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挖掘“壮族三月三”的文化内涵,从了解、体验、参与、讨论等不同的层面,把“壮族三月三”节庆活动与幼儿园教育有机融合,使孩子在寓教于乐中了解自己的家乡和民族的文化。

“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走进校园(图5)

文幼孩子制作、分享艾叶粑粑。

  “我们在活动策划中充分考虑孩子的自主参与性,尽量让他们主动参与到‘三月三’活动中来。比如让孩子亲手制作五色糯米饭和艾叶粑粑,让孩子自己讨论制定长桌宴的菜谱等等。”文幼园长兰志娟表示,经过一个月的了解和学习,孩子对传统节日及壮族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不仅激发他们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也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郭凯倩)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