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创新“接地气”——评《公共文化服务创建创新案例研究》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0-04-23 15:55   

  文/巫志南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旨在普遍、均衡地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高质量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求。在持续建设的过程中,示范带动是一种常见的工作经验。《公共文化服务创建创新案例研究》给读者呈现的,是一条经验传播的典型路径。

让文化创新“接地气”——评《公共文化服务创建创新案例研究》(图1)

  青年学者宾阳善于案例研究,所论所述"接地气"。本书写作从2011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19年,其中案例均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的创建实践,数据详实,剖析深入,研究透彻、语言生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既具有地方特点,又能在全国形成启发的新观点、新思路、新制度。这些来自创建实践一线的制度成果,可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构建体系、创新机制、破解难题、彰显特色提供借鉴,有较高学术研究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本书把研究视角放在了创建创新上,强调案例的典型性、先进性,以及思路的科学性、示范性。比如,"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曾经是西部农村生活的写照。那么,欠发达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如何推进?广西来宾市从2009年开始探索整合各部门支农资源,下移乡村,统筹利用,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实现了"小财政办大文化"的良好效果。这个小小的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了农村读书难、看戏难、健身难等一系列问题,深受村民群众喜爱,成为"永不落幕的舞台"。2011年至2013年,来宾市创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经验在全国各地广泛推广。诸如此类,书中的案例均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共性,在特定地区,可学可用。

  作者对案例的论述,有一个共同特征: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当地创建实践,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创之有效。特别难能可贵的是:所论每个案例,皆能建立于广泛而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所创每一项经验、制度,又必经创建实践反复检验确定有效之后成文实施。

让文化创新“接地气”——评《公共文化服务创建创新案例研究》(图2)

巫志南在《公共文化服务创建创新案例研究》新书发布会上发言

  作者之于书中案例,既是亲历者、记录者,也是参与者、研究者。因此,书中案例分析,客观、生动,有直观性和现场感,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地处桂东南的玉林市,创建特色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作者并未囿于现阶段情况的平面阐述,而是推移、追寻创建之前玉林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轨迹,进而深究其历史文脉人文传统等原因,从中提炼出几方面主要影响。诸如,传统玉商文化——人多地少,商贾众多;客家文化——耕读传家,崇文重教;侨乡文化——著名侨乡,桑梓情深等。继而又从传统到当今,分析民营经济发达、社会关注度高、政府财力相对不足、城市化程度低等经济社会特点,自然引出政府正确决策并推出特色政策的必然性。如此论述,鞭辟入里、实事求是,有深度、有文气,可读性与操作性强。

  个案研究法是本书的主要研究手段,以创建单位的创建实践为研究对象,加以调查分析,找出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和创新意义之所在,梳理特定条件下的经验做法以及所得到的启示。比如,防城港市的创建实践——借助"地缘相接、文缘相近、人缘相亲、海缘相连、城缘相交",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制度化、数字化"建设,以及海上图书漂流箱、边境友好村屯等特定做法,对于民族地区或海疆边境地区颇有启发。

  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探索新思路、找到新办法,是检验制度设计研究学术价值的基本条件。书中每个案例均提出系列创新亮点,把创新实践提炼为理论和经验。比如来宾的"五纳入"机制,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又比如,在玉林的创建实践中,本书发现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推进中建设资金亟待加强合法合理监管的新问题,并提出了避免洗钱、摊派和挪用等创新性建议;提出"政府引导、财政扶持、社会主体"模式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自治的崭新观点。

  诚然,书中个别案例关于创建单位在未来一段时期的预研究及发展建议有些简单,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和深化,以便延伸制度成果对创建后实践的指导性。尽管如此,该书仍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有利于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典型经验的广泛传播,有利于公共文化领域现代治理理论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有利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此外,以专题研究著作方式,归集、提炼和传播各地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经验,此法也值得提倡。(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