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那文化”讲坛在广西南宁举办

来源:广西民族报        发布时间:2020-09-02 12:23   

  8月27日,第一届“那文化”讲坛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导黄凤显,资深考古专家、广西博物馆原研究员、广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会原会长郑超雄,桂派中医大师、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工作导师黄汉儒发言。

第一届“那文化”讲坛在广西南宁举办(图1)

第一届“那文化”讲坛在广西民族出版社举办。

  本次讲坛由广西民族出版社那书苑主办。广西民族出版社为了倡导民族文化阅读在八桂大地落地生根,以文化自信守护广西民族文化的根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以“‘那书苑’——广西民族文化全民阅读推广项目”为主要载体,推进广西民族文化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那书苑希望通过本次“那文化”讲坛,共同推动广西“那文化”的发展,助力“那文化”品牌建设,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壮族,了解“那文化”。

第一届“那文化”讲坛在广西南宁举办(图2)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导黄凤显。

  黄凤显抛砖引玉,发表“那文化与那文学”主题演讲。他从“据那而作,依那而居,赖那而食,凭那而乐”的骆越民族文化习俗谈起,论述那文化的内容及其对民族的物质生活、社会组织、观念个性、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深远意义,并认为那文化为壮族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母题,是壮族文学的重要题材,是民间文学的丰沃土壤,并影响了壮族文学的表现方式。

第一届“那文化”讲坛在广西南宁举办(图3)

资深考古专家、广西博物馆原研究员郑超雄。

  郑超雄长期从事民族考古研究工作,对壮族历史文化研究有较深的造诣,他发表了主题为“考古学中的那文化”的演讲,从考古角度提供了支撑那文化的重要依据。他首先介绍了那文化圈中考古发现的稻作遗物遗存,包括广东英德牛栏洞、广西邕宁顶狮山的硅质体稻谷遗存,湖南道县玉蟾岩、广西资源晓锦、广东韶关马坝石峡的碳化稻谷实物遗址;其次介绍了那文化圈中的野生稻,并认为广西很可能是栽培稻的起源地;最后介绍了布洛陀经诗中的那文化,认为《壮族麽经布洛陀》唱本中关于用石器犁田的记载,与考古发现的新时期时代晚期左右江地区石铲文化相印证,证明当时桂南地区骆越民族已经从旱稻种植转化为水稻种植。

  黄汉儒教授结合自己的经历,介绍了壮医药的历史起源和壮医学的发展概况,介绍了壮医特色医理及特色诊疗技法和方药等。他强调,那文化是壮医药理论的文化根基,我们应对民族医学文化持有高度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争取发挥壮医药的特色,创造优势,更快走向国际。

  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原司长毛公宁、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纪委书记李旭练、民族文学杂志副主编陈亚军、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主任黄如猛、广西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广西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俸代瑜、广西民族出版社社长石朝雄、广西民族报社社长韦尚雄、广西三月三杂志社总编辑覃祥周,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燕玲等嘉宾,以及30多位壮族作家、翻译家参加了本次论坛。(来源:广西民族报,黄浩云/文 覃冰/图)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