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正当时 青春风华茂”——讲述东城非遗青年奋斗者的故事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2-06-10 15:34   

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进程中,青年群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肩负着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

北京市东城区一直十分重视青年群体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关键作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人民政协网,在线上发布东城青年非遗人风采视频,推出东城非遗青年榜样。从80后到10后,这些新生代力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为非遗注入新鲜的活力,用几代人的热爱与坚守,造就非遗保护实践的生动案例。

“非遗正当时 青春风华茂”——讲述东城非遗青年奋斗者的故事(图1)

吴华侠:传承人的酷在于坚持

吴华侠是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还是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手。80后的吴华侠已经在都一处钻研烧麦制作二十多年了。

“非遗正当时 青春风华茂”——讲述东城非遗青年奋斗者的故事(图2)

都一处始建于1738年,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1752年,乾隆皇帝赐匾都一处,从此都一处便闻名京城,深受老百姓喜爱。都一处的烧麦制作技艺精湛,造型美观,品种多样且味道可口。整个制作过程极具观赏性,尤其是烧麦擀皮工艺堪称一绝,擀出的烧麦皮每张都是24褶。

和很多人小时候一样,吴华侠曾经梦想自己长大后当法官、当警察、当科学家,却不曾想过自己有一天竟会成为都一处这家老字号的传承人。她从小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一直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做手工艺一类的细致活,但后来阴差阳错成了都一处的学徒,从此便在这里挥洒了所有的青春。

从学徒到传承人,她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二十年如一日,就是一直在努力地做好一件事情。她日复一日地苦练技艺,凭着坚韧的性格和勤学钻研的精神,在小小的烧麦之中倾注了满腔热爱,用青春奋斗诠释了百年老字号的文化精髓和极致匠心。

“能一直坚持做好一件事情,是一种挺酷的感觉。”这是吴华侠一直坚持传承的无限动力。她用青春传承非遗,成为了自己最想成为的最酷的人。

王娅蕊:感受非遗之美 用青春爱非遗

王娅蕊是北京文博交流馆智化寺京音乐项目的负责人。80后的她,大学的专业是音乐学,毕业后就来到智化寺从事智化寺京音乐的保护工作,一晃也有十多年了。

“非遗正当时 青春风华茂”——讲述东城非遗青年奋斗者的故事(图3)

起源于唐宋宫廷音乐的智化寺京音乐是中国现有古乐中唯一按代传承而沿袭至今、保存完好的乐种。明清时期它传承在北京城东城南,以智化寺为传播中心,至今已传承了27代。智化寺京音乐以吹管乐器为主奏乐器,辅以云锣、鼓、磬等打击乐器,以我国传统记谱法工尺谱为乐谱,曲调古朴典雅、悠扬深沉,声管乐队的编制演奏起来场面很盛大。

在王娅蕊看来,非遗是美的、是有魅力的,是活态的、是复杂的,是对人和社会有教育作用的。越走近它,就越能感觉到它的深厚,用一生都挖掘不完。因着被非遗的美和深刻所感动,多年来她一直和智化寺京音乐的传承人在一起,一方面做乐队的管理和服务,组织馆内外的展演宣传活动;另一方面不断学习和研究京音乐的文化价值、探索它的保护和发展出路。在此过程中,她也深受前辈的影响,感动于自己原来的主任孙素华女士用她的青春认真进行京音乐的保护,打开了京音乐的局面。于是王娅蕊也把自己的青春和智化寺京音乐这项非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干一行爱一行,在平淡且忙碌的工作中也不要嫌麻烦,日积月累,你就会在这个项目的发展中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我希望智化寺京音乐能在当下活起来,不仅是活着,还要在传承上有活力、在展示上活跃,让当代人通过了解京音乐而了解中国深厚的礼乐文化,丰富当代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臧志彪:功夫靠苦练 技艺靠薪火相传

老北京叫卖东城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臧志彪,今年35岁,自幼随爷爷学习老北京叫卖。

“非遗正当时 青春风华茂”——讲述东城非遗青年奋斗者的故事(图4)

老北京叫卖是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北京人把叫卖称之为吆喝。在以前,走街串巷做小买卖的各种商贩都会用高亢的吆喝声伴随着响器声吸引胡同里的顾客。叫卖声以及响器声构成了老北京胡同里的一绝。

说起自己的学艺故事,臧志彪感触颇深。臧爷爷每教完一种叫卖声,就会叮嘱自己的孙子要好好练。臧志彪年轻学东西快,一旦会了就不想再多练,总觉得自己学得挺好的,这些叫卖毫无难度,一张嘴就能吆喝出来。有一次,臧爷爷带他去演出。在台上,臧爷爷对他说:“前两天教给你的叫卖声,你给大家伙汇报汇报吧。” 臧志彪一拢耳朵就吆喝起来了,然而台底下却一片寂静,毫无掌声。臧爷爷一看这情况就知道孙子没有好好练,于是打圆场说:“你看看,我让你好好练你不练,朋友们不给你鼓掌了吧?今天爷爷就来个现场教学,让你听听什么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叫卖声。”臧爷爷也一拢耳朵就吆喝起来,那声音一气呵成、鲜活耐听,台下顿时叫好声四起。只能待在一旁的尴尬让臧志彪深刻明白了:什么事情都得下功夫好好练,不好好练那可不行。从此臧志彪也格外下苦功,最终成了合格的老北京叫卖声传承人。

功夫要靠苦练,而每一项技艺都需要薪火相传,才能把文化一代代传下去。“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朋友能够喜欢上咱们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喜欢上咱们老北京的叫卖。”

张昊:传承要多思、多看、多实践

北京泥人张第六代传人张昊是个00后,今年21岁的他是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从小在泥人世家耳濡目染,他对非遗有着很深的热爱,尤其认同非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

“非遗正当时 青春风华茂”——讲述东城非遗青年奋斗者的故事(图5)

北京泥人张以可塑性强的胶泥和优质的颜料为原料,以手的塑造和彩绘为主, 以竹制的压子和木质的拍板为工具,采用先上后下、先里后外、渐次加工的工艺流程。作品大多立足民间,题材多样,以善为美、以形写神、以小见大。

在张昊学习和传承泥人张技艺的过程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也是他的爷爷。记得有一段时间,张昊感到特别迷茫、特别无助,他创作泥人作品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张爷爷在看了张昊的作品后告诉他:“你要多思、多看、多实践,我们泥人张一代代的传承人也都经历过这么一个循环过程,不要害怕不要放弃。”就这样,张昊在爷爷的指导下,学会了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创作。他也逐渐看到,近几年虽然受到疫情的冲击,但周围一大批和他一样的年轻人,依然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不断学习、不断坚定自己的目标及方向,踏踏实实地探索,这就是青春不断奋斗的动力和体现。

“我想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学习与实践,将泥人张活态传承,让优秀的民族文化熠熠生辉。”谈到未来,张昊特别希望自己能继续扎根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坚定文化自信,把非遗传承下去,让艺术创作绽放不朽之花。

刘佳宝:00后传非遗 学父辈奉献

北京料器的第八代传承人刘佳宝也是00后,今年只有13岁。小小年纪的她对于北京料器有很深厚的了解,谈起料器的历史、制作工艺包括传承人都是如数家珍。

“非遗正当时 青春风华茂”——讲述东城非遗青年奋斗者的故事(图6)

北京料器起源于明末清初,经过了八代的传承,至今已有将近七百年的历史。北京料器是以硅酸盐和各种贵金属添加剂制成的料棒为原料,在炉火上施艺制作出成品。手艺人们能用最简单的工具 ——镊子和剪刀等,就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工艺品。整个制作过程没有图稿、没有模具,即兴创作,特别考验功力。北京料器在古代主要用于宫廷装饰。目前北京料器属于比较濒危的项目,第六代传承人邢兰香大师已有77岁高龄,目前仍然从事北京料器行业的只有第七代传承人刘宇等为数不多的两三位大师了。

作为刘宇大师的女儿,刘佳宝受到父亲的影响非常多。从她记事以来,就看到父亲每天都在制作料器。刘宇大师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料器事业,这让刘佳宝特别感动。于是,从很小她就开始跟随父亲接触料器制作。现在她在首经贸附中上初中,学校以外的课余时间她都拿来学习料器的制作。

阳光活泼、积极向上的刘佳宝希望自己的青春在北京料器的陪伴下能够一直充满快乐:“我的青春梦想是先把学业弄好,长大之后如果有可能就继续传承北京料器。”

常开心:10后小传人 非遗新生代

非遗传承,还有10后新生代接力。葡萄常料器第七代传承人常开心(唐涵托雅),今年只有10岁,在广渠门中学附属花市小学上学。她说起自家葡萄常的故事可谓是头头是道。

“非遗正当时 青春风华茂”——讲述东城非遗青年奋斗者的故事(图7)

葡萄常料器技艺起源于光绪末年,经过七代传承至今也有二百年历史了。葡萄常料器是由玻璃制成,要经过吹珠、灌珠、上色、上蜡、柔霜等十五道工序。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在看戏过程中发现了戏台上的葡萄装饰,以为是真的,就让手下人去摘来吃。手下人告诉她那不是真葡萄,她一开始不信,直到用手摸了才发现确实是假葡萄。这以假乱真的手艺让慈禧太后很惊叹,于是赐给当时做葡萄料器的常开心高祖“葡萄常”这一称号和一块匾额。自此葡萄常闻名京城,一直传承至今。

常开心自小也是在葡萄常料器制作的浓厚氛围里成长,她的奶奶和姨奶奶手把手教会了她如何给葡萄上霜才能又轻又薄、如何完成上色上蜡这些有点危险的手工技术活……她逐渐感悟到制作葡萄料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去完成。

现在,常开心也会把自己学到的葡萄常料器制作带到学校,分享给自己的同龄人。她立志将来也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去传承葡萄常的技术活。“我的愿望是把葡萄常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葡萄常这项手工技艺。”

当青年遇见非遗,非遗保护事业便有了源源不断的磅礴生机。青年风采视频更多详情,请关注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视频号“非遗101”。通过东城非遗青年视频,希望民众可以学习到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老北京叫卖、葡萄常料器等非遗项目的相关知识,也能了解到非遗青年榜样的青春奋斗故事,感受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激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提高参与非遗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共同谱写非遗保护的激昂乐章。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