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守正创新铸就“中国诗歌之城”

来源:文旅中国    作者:宾阳    发布时间:2023-12-03 15:36   

“东莞的山水、人文,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的灵感,也让这片土地成为了诗歌的沃土。” 12月2日,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在2023中国(东莞)森林诗歌节开幕式上说,“东莞的诗歌成绩有目共睹,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代表性诗歌城市,也是全国新一线城市推进诗歌文化建设的范例。”

广东东莞:守正创新铸就“中国诗歌之城”(图1)2023中国(东莞)森林诗歌节启动仪式现场

当天,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东莞“中国诗歌之城”牌匾,授予东莞谢岗“中国诗歌创作基地”牌匾。东莞成为全国第10个、广东首个“中国诗歌之城”。

广东东莞:守正创新铸就“中国诗歌之城”(图2)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为东莞市授“中国诗歌之城”牌匾

广东东莞:守正创新铸就“中国诗歌之城”(图3)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王久辛向谢岗镇授“中国诗歌创作基地”牌匾

为了庆祝荣膺“中国诗歌之城”,12月1日晚,民盈·国贸大厦、东莞环球经贸中心等东莞中心城区地标建筑群集体亮起璀璨灯光,打出“热烈庆祝东莞荣膺‘中国诗歌之城’”“让诗歌照亮城市,助力东莞文化强市建设”等墙幕大字标语。这些灯光标语照亮城市夜空,照出市民的喜庆,照见东莞诗人炽热的诗歌情怀。

广东东莞:守正创新铸就“中国诗歌之城”(图4)东莞市中心建筑群为庆祝荣膺“中国诗歌之城”亮灯

东莞不仅是一座先进的国际制造名城,更是一座充满浪漫和诗意的城市。史料记载,东莞诗歌创作发轫于宋代,在明朝开始名流辈出,先后涌现260多位具有广泛影响的诗人,成立了“凤台”“南园”两个诗社,诗歌结社、诗歌雅集遂成传统。明朝东莞进士诗人祁顺有言:“吾宝安诗人,为岭南称首” 。自明初陈琏编《宝安诗录》后,《宝安诗录后集》《东莞诗录》等照亮至今。其中清末学者张其淦主导编撰《东莞诗录》,收录了东莞历代700余诗人的诗作,时期跨度800余年,堪称大著。

广东东莞:守正创新铸就“中国诗歌之城”(图5)2023中国(东莞)森林诗歌节开幕式演出现场

广东省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一级作家方舟介绍,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东莞诗人守正创新,成就了广东“打工诗歌”的重要发祥地。此后,东莞形成了庞大的诗人群体,成果丰硕,成为“新工业诗”创作与研究的重镇和“生态诗歌”写作的倡导之城、实践之城。同时,旧体诗词得到很好地传承和发展,常平、厚街、清溪三个镇被广东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广东省诗词之乡”。新世纪以来,中国(东莞)森林诗歌节等城市诗歌文化品牌活动方兴未艾,呈现出“市镇联动,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童诗氛围浓厚,诗歌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东莞小诗人沙龙连续三年被评为“广东省十大诗歌事件”。近年来,东莞积极拥抱诗歌、创造诗意,将城市诗歌活动纳入由文化部门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范畴,大力打造常态化的诗歌品牌,开展制度化的诗歌赛事,以诗润城,以诗化人。

广东东莞:守正创新铸就“中国诗歌之城”(图6)2023中国(东莞)森林诗歌节开幕式演出现场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殷柱华在致辞中表示,接下来,东莞将以荣获“中国诗歌之城”国字号荣誉为新的起点,不负使命,继续完善诗歌文化建设的激励制度,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加强诗歌创作人才队伍的培养,努力推出更多富有新时代特色的诗歌精品,强化诗歌作品的成果转化,同时立足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和“人文湾区”建设,放眼全国,擦亮“中国诗歌之城”文化名片,为推动中国诗歌文化繁荣和生态文化建设贡献东莞力量。

广东东莞:守正创新铸就“中国诗歌之城”(图7)银屏山森林诗歌集市

本次活动由中国诗歌学会、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谢岗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东莞市文化馆、谢岗镇文化服务中心共同承办,采用线下演出+线上同步直播的方式,让社会各界共享东莞这座“中国诗歌之城”的诗意与荣光。叶延滨、黄亚洲、王久辛、阿古拉泰等30多名著名诗人、学者、编辑,以及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东莞本土诗人、评论家共60余人参加活动。

广东东莞:守正创新铸就“中国诗歌之城”(图8)2023中国(东莞)森林诗歌节开幕式演出现场

据悉,2023中国(东莞)森林诗歌节以“绿色湾区,诗润东莞”为主题,倡导生态诗歌写作,为东莞再添诗性之光。期间,策划举办诗人嘉宾进校园讲座、全国生态诗歌“银瓶山圆桌对话会”、生态诗歌采风、森林诗歌节开幕式暨大型森林诗会、“银瓶杯”第五届东莞市诗歌大赛、获奖作品朗诵会等系列诗歌文化活动。(文旅中国,宾阳)

(图片由东莞市文化馆提供)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