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的北京天安门,庄严、喜庆、热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世人瞩目。12时20分许,人们耳熟能详的《红旗飘飘》乐曲声中,“壮美广西”彩车意气风发,缓缓驶来,为祖国母亲送来壮乡儿女的美好祝福。
铜鼓、绣球、凤灯、壮锦,还有喀斯特风貌的桂林山水……远远的,彩车浓郁的壮乡气息迎面扑来。“壮美广西”彩车以桂林山水为主体,赋以最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元素,既有艺术的审美,也有政治的表达。
“很有广西特色”“一看就是广西的彩车”“设计非常精美,少数民族气息也很明显”“生动反映这些年的壮乡巨变”……透过大屏幕,“壮美广西”彩车赢得了全国观众的点赞。
从设计到制作到排演,在自治区党委的指导下,广西文化和旅游厅作为此次广西彩车设计制作牵头单位,筹备近半年之久。其中彩车设计是重中之重。如何在一辆小小的彩车上展示广西形象,传递美好祝福?广西文化和旅游厅率领设计制作团队精心构思,反复修改,力求在符合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做到创意新颖,特色鲜明,艺术表达。
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何晓萍表示,“壮美广西”彩车使用了广西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符号,兼顾车体设计的艺术性、安全性、可靠性,时代性,展现广西的时代新风貌。
彩车最为引人注意的是车体上方上下律动的山体设计,这一设计来源于桂林山水,那是广西的名片,喀斯特地貌自然景观。其直接采用了二十元人民币上的桂林山水图样,表达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山体采用数字点控技术操控升降装置,以声柱的波浪式律动展开变幻,借助极具张力的动态舞美,生动反映广西“山歌之乡”的人文特质。
彩车运用了诸多广西最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元素。铜鼓是壮族人民在重大盛典上祈求吉祥平安和渲染喜庆的礼器,契合了新中国七十周年普天同庆的氛围。绣球则是广西壮乡儿女传递感情的信物,设计灵感来自当代广西劳动人民的新型30瓣吉祥纹绣球形制。绣球可以360°旋转,配合升降舞台进行摆动,画龙点睛地升华彩车行进过程中的喜庆、欢愉氛围。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壮锦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寓意着吉祥、丰收与天清地宁的美好。
车体两侧的凤灯造型,灵感来源于合浦出土的广西铜凤灯。在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考察时,铜凤灯是他观看的第一件文物。广西的合浦是中国海上丝路的早期始发港,从这里出土的汉代铜凤灯已经体现了早期中国人的环保理念。其与壮绝天下的青山绿水相辅相成,蕴含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
车体下方波浪、五色海豚与尾部甘蔗的元素是“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最佳注脚。灵动飞跃的五彩海豚既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成果,也是生态文化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直观展现。在彩车行进的过程当中,车头浪花造型向后起伏延伸,同时五色海豚造型欢快地跳跃,显现灵动活泼的视觉效果。彩车尾部的甘蔗林,既体现广西的糖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也表现广西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甜蜜幸福的生活。
此外,在彩车中部两侧,两块大屏播放广西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的图片和视频。该大屏幕由前沿大屏技术支持,是动态画面的展示窗口,不仅在国庆当天的游行中提供画面的变换,在之后的展示陈列中,也作为一个窗口播放宣传片。
彩车上,19名青年男女载歌载舞,既有广西文化名片——“刘三姐”与“阿牛哥”,也有12个世居民族的代表。他们身着美轮美奂的民族服饰,展现广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精神面貌。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广西是我国民族团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典范。迈入新的历史征程,广西各族儿女将如石榴籽般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奋进,共建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
“壮美广西”彩车是壮乡儿女向祖国母亲献上的美好祝福,传递了广西人民喜庆、热烈的心情,展现了各族人民在新时期团结和谐、开放创新、奋发昂扬、幸福美满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自信。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范晓莉评价:“我们的彩车很精美,极具广西地域特色和民族色彩。”
(文/郭凯倩,拍摄/陈贻泽 韩江 唐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