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利用文物建筑 赋能商业街区升级——北京西城区推进五道庙新型文化空间打造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5-04-30 16:03   

4月25日,浦江文商旅(北京浦江泛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新维畅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五道庙、梅兰芳祖居等项目展开合作。双方将以五道庙为试点推进城市更新,开展文物活化利用,全新诠释和展示五道庙的历史文化价值。浦江文商旅在文物活化上的丰富实战经验与新维畅想前沿的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将为五道庙打造一个集文化展示与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新型文化空间,让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活化利用文物建筑 赋能商业街区升级——北京西城区推进五道庙新型文化空间打造(图1)

  五道庙自元代起即为连接金中都与元大都的“交通节点”,明代王象乾立碑称其为“龙脉交通辐辏之地”,万历年间增建玉帝殿镇守,更赋予五道庙“五路通祥”的美好寓意,五道庙作为老北京城变迁史的重要地理坐标,见证了北京从古代到现代的沧桑巨变。

活化利用文物建筑 赋能商业街区升级——北京西城区推进五道庙新型文化空间打造(图2)

  在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中提出,“老城不能再拆,通过腾退、恢复性修建,做到应保尽保。” 《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通过打造建筑、居民、文化三者和谐共存的“共生院”,来推动老城的保护性修缮和恢复性修建。近年来,北京西城绘就老旧小区改造新篇章,活化利用文物建筑,赋能商业街区升级。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作为红色报业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开放,让革命文物与时代同频;新市区泰安里“变身”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百年”海派弄堂重焕新生;梅兰芳美学艺术展示中心正在筹建,梅兰芳祖居将构建“京剧+新消费”的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

五道庙片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历年来都是北京老百姓的厨房、菜市场。其坐落于四条斜街交汇之处,形成了以其为核心的小广场。五道街25号曾为米面粉业公会会址,百姓们赖以生存的“五福”和“五谷”更是发源于此。

活化利用文物建筑 赋能商业街区升级——北京西城区推进五道庙新型文化空间打造(图3)

  五道庙未来的利用方向,将继续以“五”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展览与互动项目展开。深入发掘“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意义,结合传统理念的五谷、五行、五味、五感等元素,以文化雅集、商务会谈等为载体,开展以五道庙为聚合的生活业态,为大家带来多元化的文化艺术体验。

  在这里,不仅能领略五道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能通过新兴的数字化科技深入互动,了解“五文化”的丰富内涵。五道庙的重新开放,将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每位来访者都能在此找到与自身文化的深刻连接。

活化利用文物建筑 赋能商业街区升级——北京西城区推进五道庙新型文化空间打造(图4)

  稻米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和文明演化轨迹,作为载体将中国文化传遍世界各地。五道庙将聚焦米文化+沉浸新场景、米文化+产业新业态、米文化+体验新消费,常设米文化展,设置米文化会客厅、米食工坊、米食茶座等功能配套空间,旨在寻回“人与稻米”“人与土地”的亲密关系,做“看得见”“摸得着”“能体验”“能品尝”的全维度展示,助力传承中华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

  五道庙活化利用的本质,不是简单复刻传统美学场景,而是借数字化科技的内核,来为现代生活提供美学答案。未来,五道庙不仅将成为一处供人们缅怀历史、传承文化的场所,更将成为一个集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空间。这将着力推动文物建筑焕新为与城市发展功能匹配的新型公共服务空间,为大栅栏街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据悉,五道庙预计将在6月初开放,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逸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