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青松
2024年12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湖北省黄冈市麻城龟峰山景区作为湖北省唯一景区,跻身本轮国家5A旅游景区行列。
至此,湖北省国家5A旅游景区增至16家,地处吴头楚尾的黄冈、黄石、鄂州3座武汉都市圈核心城市,终于实现国家5A旅游景区“零”的突破,鄂东旅游业迎来“高光时刻”。
千百年来,鬼斧神工的麻城龟峰山,虽以“龟峰旭日”的奇特景观位列麻城“三台八景”之首,堪称世界地质奇迹,但其影响力仅仅局限在鄂东,不为更多的外人所知。
这只沉睡了亿万斯年的“天下第一龟”,何以变身惊艳世界的国家5A旅游景区?
一
龟峰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麻城市龟峰山镇,系大别山中段南麓主峰之一和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园区,由“龟头”“龟腰”和“龟尾”等9座山峰组成。每年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被誉为“北纬30度最激荡人心的红色花海”和“大别山最美红飘带”。
龟峰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
公元前506年,龟峰山发生了著名的吴楚柏举之战。吴王阖闾命孙武为主帅,伍子胥为副帅,夫概为先锋,以3万吴军击败20万楚军,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速战速决、快速取胜的经典战例。
东汉桓帝时期,龟峰山上修建了我国早期寺院之一的能仁寺。公元208年,曹操游览能仁寺,亲笔题写了“名山名刹名僧,此日名传原是龟峰名胜境;古寺古人古圣,当时古迹俨然天竺古能仁”的传世楹联。唐朝初年,秦王李世民率军平乱转战龟峰山,驻跸能仁寺,能仁寺方丈拿出当地出产的云雾茶招待李世民,龟峰山云雾茶因此名扬天下,成为唐宋时期进献朝廷的贡品。
在龟峰山深处,一条10公里长的“黑沟古道”,东连龟峰山主峰,西接“光黄古道”。晚唐和北宋时期,杜牧和苏轼均自京城出发,从光黄古道赴任黄州,与龟峰山不期邂逅。宋元明清时期,龟峰山枭雄啸聚,战乱频发,先民们修建了许多神秘的古兵寨,留下大量的历史印记。抗日战争期间,麻城县政府迁往龟峰山,县长钟韶“勒石以志愤慨”,刻下气壮山河的“吞日”二字,为世人所称道。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登临龟峰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游龟峰山》:“昔日游击地,今为产茶区。龟峰名久著,牯岭德不孤。烂熳红花胜,蒙茸绿草铺。此山潜宝物,前进莫踌躇。”概括了龟峰山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和名贵物产,寄托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革命老区的殷切希望。
北宋时代,龟峰山茶文化进入鼎盛时期。近千年来,龟峰山茶业虽屡经兴衰,但生生不息,1960年设立“湖北省国营龟山茶场”,形成了6000亩高产茶园、年产60万公斤干茶和七大名优系列的支柱产业。
二
历史进入到21世纪,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开始走进大众生活,龟峰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龟峰山村村民便自发地开始了景区的打造。曾先后担任过龟山乡(镇)党委宣传委员、副书记、国营龟山茶场党委书记兼场长、龟峰山风景区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的鲍在祥,对村民们在山上建民俗街,修通村公路,改善居住环境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2001年9月,龟山乡党委政府成立龟山风景区管理处,景区打造从自发走向自觉。
最初划定的龟山风景区,是以龟峰山主峰为中心的7个行政村,面积30多平方公里,其间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和国营龟山茶场的半高山茶园。
龟山茶场与龟山风景区交错分布在龟峰山上,茶场虽然有过辉煌的岁月,但进入新世纪后,由于受市场行情的影响,昔日的国营老场风光不再,经营惨淡,举步维艰。
2003年,茶场修通了从场部到风景区的北坡公路,既解决了职工的出行难问题,也为景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龟峰山既要卖茶叶,又要卖风景。”一个全新的发展思路在麻城市决策层中形成。
2006年11月,麻城市委市政府做出一项重大决策:将原龟山乡政府所属的正股级事业单位龟山风景区管理处从乡级机构中分离出来,升格为市辖正科级事业单位,更名为龟峰山风景区管理处,与国营龟山茶场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国营龟山茶场和龟峰山风景区看到了新的曙光。
此后,合署办公的新机构开足马力,双轮驱动,一方面持续打造龟峰山云雾茶这个老品牌,一方面重点擦靓龟峰山风景区这张新名片,收到了“1+1>2”的效果。
“卖风景”“卖”什么?
在很多人的眼里,龟峰山的卖点无非是传统“三宝”:“龟峰旭日”地质奇观、“第二庐山”避暑胜地和“皇家贡品”龟峰山云雾茶。
2006年9月,黄冈市启动申报创建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龟峰山风景区列为地质公园核心园区。有了这一利好的加持,龟峰山风景区不断破译旅游开发资源密码。
龟峰山有众多珍稀物种需要保护,像兰草花,石楠树,江南红豆杉;龟峰山还有一种随处可见的映山红需要开发,春天里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简直是大自然对麻城的恩赐。
龟峰旭日,杜鹃花海;刚柔相济,石破天惊!龟峰山风景区的主打卖点,终于在这一刻找到了答案。
三
最初被龟峰山风景区发现的杜鹃花海,远没有今天看到的这般壮观。
“卖风景”怎么“卖”?当然得“惊艳亮相”。
2006年冬天,敢想敢干的龟峰山风景区想到一个“疏林去杂”的办法,大胆地将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从混沌中“砍”出来,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直至今天仍遭到一些人的诟病。
景区人之所以要这么干,是因为不将挡住人们视线的遮拦物清除掉,杜鹃花很难连片成“海”,无法给世人以惊喜和震撼。
而有些人士则认为,风景区重在保护,在龟峰山上“弄斧”,无疑是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
两种观点经过激烈交锋,终于找到了平衡点:疏林去杂,不能破坏生态,只为开发杜鹃花海这个旅游品牌。
景区通过给林业部门打报告,组织民工砍掉了杜鹃丛中的枯枝、部分杂树和藤蔓,让杜鹃林接受到更多的阳光雨露。
2007年的春天,注定要掀开龟峰山风景区的新篇章,开创麻城旅游业的新纪元。
4月18日,龟峰山上满山的杜鹃花含苞欲放,景区首次试水购票入园。4月下旬,以前零乱、分散,不怎么壮硕的杜鹃丛林,仿佛都十分争气地次第开出整齐、连片、惊艳的花朵。麻城籍本土著名诗人、词作家熊明修在《麻城杜鹃花》中深情地写道:“不是天上的霞,不是画家的画,它比霞美胜似画,那是家乡的杜鹃花。”
2006年8月,担任麻城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不久的李开寿,在与麻城市“四大家”领导讨论麻城旅游业时,曾心生感慨地说,“从旅游的角度看,在周边县市,麻城的红色旅游不如红安,绿色旅游不如罗田,红色+绿色不如河南新县。麻城旅游基础差、起步晚,要克服困难,后发快进。”曾任麻城市旅游局局长的孙谋安,对李开寿市长的这番话犹言在耳。
然而仅隔8个月,2007年4月20日,李开寿市长购票进入龟峰山风景区,兴致勃勃地参观完杜鹃花海,被奇绝天下的壮美景色震撼了!几天后,这位儒雅的市长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我爱麻城红杜鹃》,发表在《湖北日报》上,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
4月24日,龟峰山风景区和麻城市文联热忱邀请湖北省作协,组织作家来龟峰山举办文学笔会,在全国各地推出一批宣传推介麻城杜鹃花的精品力作。随即,景区又策划邀请黄冈市摄影家协会和麻城市摄影家协会,组织摄影家来龟峰山采风,用镜头记录龟峰山杜鹃花不同往日的美艳。
一时间,神州大地刮起了麻城杜鹃“旋风”,“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风靡全国。
四
“麻城杜鹃花,千年像火把;要红就红一片,要火就火天下。”
2007年1月,麻城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加快创建龟峰山国家3A旅游景区。当年7月,龟峰山风景区提前完成20多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顺利实现创建目标。
同年10月,麻城市人民政府邀请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湖北省林业局、湖北省林业科学院的林业专家组成科考组,认定龟峰山杜鹃花生长周期达数百万年,现存树龄均在三百年以上,连片面积10余万亩,其面积之大、密度之高、年代之久、保存之好、花色之美,不仅在中国堪称一绝,在世界也属罕见。
有了权威专家的科考结论,麻城杜鹃花不再是“王婆卖瓜”。按照国家4A景区创建标准,龟峰山风景区征程未洗又出发。
为进一步提高麻城杜鹃花的影响力,庆祝大别山电厂建成投产,2008年4月23日,“大别山发电厂首台机组并网发电庆典仪式暨首届中国·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麻城市博达学校隆重举行,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魅力麻城》大型演唱会浓情上演,为老区人民献上一台饕餮文艺盛宴。
随着首届中国·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麻城杜鹃花连续登上央视屏幕,“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的旅游口号,响彻大江南北,传遍长城内外,“飞入寻常百姓家”。
2009年4月18日,麻城杜鹃花以“面积最大的古杜鹃(映山红)群落”,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收入《基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为麻城拿到一张世界级旅游资源王牌。
与宣传推介同步进行的,是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至2009年,龟峰山风景区扩建了旅游循环公路,硬化了登顶公路,兴修了杜鹃花海木质游步道,新建了游客接待中心和绿色生态停车场,修建了仿古生态大戏楼,安装了防护链和防护网,完成了景区十大基建工程、十五大“变脸工程”,创造了被旅游专家写进高校教学案例的“龟峰山现象”和“龟峰山速度”。
2009年12月,经过专家评估验收,龟峰山风景区晋级国家4A景区,成为黄冈市最早的国家4A旅游景区之一。
从2007年龟峰山杜鹃花惊艳亮相开始,连续三年赏花期,龟峰山出现了游客爆棚现象。2009年“五一”小长假,龟峰山风景区单日游客接待量均超3万人,创下全省旅游景区之最。
五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
龟峰山杜鹃花劲爆不衰,但赏花期较短。由于山高气温低,大面积的杜鹃花要到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放。盛花时节游客“井喷”,花开在山上,人堵在路上。而每年4月上中旬,总有不少游客来龟峰山看花,但花未开放,留下“人间四月天,麻城看荒山”的遗憾。
一朵花,激活了一座山;一座山,带火了一座城。麻城杜鹃花火爆出圈,对景区的旅游产品、基础设施和综合运营管理能力带来巨大挑战。
在盛花期,虽然临时开辟大型停车场,增派大巴进行转运,但依然无法解决“进山难”问题,给游客徒添“幸福的烦恼”。
经过5年的摸爬滚打,龟峰山风景区走到一个新的拐点:如何拒绝“昙花一现”,从一季游向全年游转变?
2011年5月9日,时任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登上龟峰山顶,放眼十万亩杜鹃花海,为麻城做强做大杜鹃文化品牌现场支招。他说,要进一步完善龟峰山风景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多增加扶手和栏杆,及时维修好台阶和观景台,保障游客安全;要加强杜鹃花的保护,有的地方要用围栏围起来,避免游客无意伤花;要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纪念品,让旅游带动群众致富。
2012年4月18日,一座具有世界级水准的杜鹃盆景博览园——龟峰山风景区杜鹃博览园建成开园,每年有近300天可以在博览园里观赏到姹紫嫣红的杜鹃花,打破了仅在“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的“魔咒”。
作为杜鹃花城、孝善麻城,4A不是终点,5A才是目标。
2013年,麻城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启动龟峰山5A创建,倒逼景区设施提档、业态提质、环境提升、服务提优、安全提标。
2016年,龟峰山风景区一举通过国家5A景观质量评审,拿到5A旅游景区“入场券”。
2017年,麻城市政府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将龟峰山风景区的开发经营权交由湖北交投大别山公司。该公司接手景区后,投资5.2亿元,修建了我省第一条直通景区大门、长达5.6公里的高速公路——沪蓉高速龟峰山支线,将深山中的杜鹃花海与高速大通道紧紧相连,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龟峰山风景区的交通问题。
杜鹃花海是游客必游之地,也是每年花季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为解决“上山难”问题,湖北交投大别山公司投资5600万元升级景区索道,运力由每天6000人次提升至24000人次。
5A是一套完整的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考核的是游客感受的全方位服务,是对地方管理能力的综合评价。
2021年,麻城市第九次党代会作出全力推动龟峰山创建5A景区的总动员。之后,创建工作相继上升到市级、省级层面,列入黄冈市和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近5年,湖北交投大别山公司投入10多亿元,新增龟峰峡、国际运动龟谷、1288观光塔、玻璃栈道、龟拉达等旅游项目,依托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丰富和提升“春赏花、夏避暑、秋登高、冬滑雪”四季旅游产品,“全新龟峰山,四季皆好玩”,成为继“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之后,老区麻城又一响亮的旅游口号。
全新的旅游业态,丰富的旅游产品,使麻城龟峰山突破了季节性限制,“大别山红飘带”四季长红。2024年,龟峰山风景区年游客接待量达到1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亿元。
麻城龟峰山风景区创建5A成功,是我市旅游业发展史的重大标志性事件,必将有力带动我市乃至整个鄂东地区、大别山区域旅游业的加快发展。(作者系黄冈市政协文史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