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走进老党员——农民摄影人杨晓勇为农民党员入户留影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1-07-16 11:48   

  时值建党百年,6月29日,农民摄影人杨晓勇和他的爱心志愿者团队,驱车前往家乡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杨兴乡6个村的24名老党员家中进行入户义务拍摄,与老党员们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杨兴乡属革命老区,东阳曲县政府曾先后驻连颠、麻黄沟等村,解放战争期间,石槽、北温川、贾庄等村先后为县政府驻地。1937年12月盂(县)、平(定)、阳(曲)、寿(阳)、榆(次)五县特委阳曲分团在石坡头村建立东阳曲县第一个基层党支部。

  “这些老党员老战士平均年龄在82岁以上,最大的已经有96岁高龄,大部分的党龄都在60年以上。他们年轻时奋斗在抗战一线,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流血流汗,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又继续奋战在各条战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一生。作为摄影人,我们理应将镜头对准革命老区、对准这些曾经为国家默默付出的英雄。”杨晓勇表示。

  拍摄时,团队将北京天安门实景照片喷绘成背景布,营造每个老党员老兵亲临北京天安门现场的感觉,也了却一些老兵没去过北京的愿望。在拍摄过程中,老党员们精神饱满,盛赞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老党员薛计朴夫妇是同一年入党的老党员,今年百年华诞前夕薛计朴领到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牌,激动不已的他在纸上写出了自己对党的心声:“我们党经历了千难万险,已经100年了。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我要感谢党,忠于党,永远跟党走。”

  大部分老党员因身体原因,不能正常出入。在老党员刘喜堂的家中,当说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老人激动表示:“一心为党做工作。” 面对着这一个个老党员,所有人对他们的敬仰之心油然而生。正是这些老党员忠于党,坚持党的方针和引导,默默的奉献,才使国家越来越强大。去往他们各自的居住地进行入户拍摄时,摄影团队还为每位老党员老兵送上了特制百年纪念茶杯。

  杨晓勇说:“我们希望能通过此次拍摄,让更多的年轻党员尊重老一辈,了解党史,从而激励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砥砺奋进的使命感。”(郭志清 杨晓勇)

七一,走进老党员——农民摄影人杨晓勇为农民党员入户留影(图1)

↑常垠拴,74岁,1969年10月入党,阳曲县杨兴乡鄯都人。曾在206师1666部队服役6年,退伍后回村担任村治保主任和民兵指导员近40年。

七一,走进老党员——农民摄影人杨晓勇为农民党员入户留影(图2)

↑杜计堂,86岁,1959年10月入党,阳曲县杨兴乡坪里村人。

七一,走进老党员——农民摄影人杨晓勇为农民党员入户留影(图3)

↑李乃荣,75岁,1971年4月入党。烈士家属,父亲在晋中战役中牺牲,历任连长。

七一,走进老党员——农民摄影人杨晓勇为农民党员入户留影(图4)

↑刘喜堂,81岁,1971年4月入党,太原市阳曲县杨兴乡坪里村人。

七一,走进老党员——农民摄影人杨晓勇为农民党员入户留影(图5)

↑史效堂,80岁,1971年4月入党,阳曲县杨兴乡坪里村人。

七一,走进老党员——农民摄影人杨晓勇为农民党员入户留影(图6)

↑田孝生,76岁,1970年4月入党,阳曲县杨兴乡鄯都村人。曾在206师1666部队当兵6年,退伍后在村曾任书记。

七一,走进老党员——农民摄影人杨晓勇为农民党员入户留影(图7)

 

七一,走进老党员——农民摄影人杨晓勇为农民党员入户留影(图8)

↑薛计朴,75岁,1971年4月入党,太原市阳曲县杨兴乡杨兴村人。曾任村干部18年,和夫人同一年入党,夫人当时任杨兴妇女队长。

七一,走进老党员——农民摄影人杨晓勇为农民党员入户留影(图9)

田孝生和常垠拴是同村人也是战友,这次两人都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七一,走进老党员——农民摄影人杨晓勇为农民党员入户留影(图10)

 

七一,走进老党员——农民摄影人杨晓勇为农民党员入户留影(图11)
↑拍摄花絮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