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塑非遗传承人青弘提出《开放视野下 从“共赢”走向“共富”》建议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2-05-19 11:57   

原标题:瓯塑非遗传承人青弘向温州龙湾区发展献计献策,提出《开放视野下 从“共赢”走向“共富”》理念

瓯塑非遗传承人青弘提出《开放视野下 从“共赢”走向“共富”》建议(图1)

5月16日,温州市龙湾区(高新区)召开学习贯彻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精神座谈会暨第七届“十大杰出青年”及提名奖表彰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铭记共青团百年奋斗辉煌历程,汇聚磅礴青春力量。龙湾区委书记、温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一富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组织部蔡军令部长主持会议。

会议表彰了第七届“十大杰出青年”及提名奖获得者,观看了龙湾共青团“五四〞专题献礼片,听取了龙湾团区委邵赛慧书记发言。青年代表围绕学习贯彻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精神和共富路上的“青年担当”主题,结合自身岗位及龙湾发展实际交流体会、畅谈想法、提出建议。

瓯塑非遗传承人青弘提出《开放视野下 从“共赢”走向“共富”》建议(图2)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瓯塑非遗传承人青弘获本届“十大杰出青年”荣誉。参与座谈会时,她作为文艺界代表,向区委主要领导提交了《开放视野下从“共赢”走向“共富”》的现场发言。

发言稿如下:

《开放视野下 从“共赢”走向“共富”》

一、从“共赢”走向“共富”

当前,市委、市政府倡导打造“中国民办博物馆之城”,“温州学”、“永嘉学派”(如宋韵、瓯风)的引领作用不断凸显,区委区政府为文化搭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平台。如何在文化领域展现“青年担当”,我认为主要是挖掘、提升、展现三方面的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文化展现”,把“文化”转化为“消费”,将“文化力”转化为“经济力”,从“文化共赢”走向“经济共富”。

二、讲好“龙湾家园”的故事

咱们先“跳出龙湾来看龙湾”,跨越时空来解读龙湾。先从五百年前的大明王朝看龙湾“永嘉场”文化,这是一桩大学问。解密“永嘉场”、解锁“龙湾”各方面的文化基因密码,是我们展示龙湾独特人文与历史的基础性工作。打造好“永强文化”,讲好“龙湾家园”的故事,就是一个巨大的宝藏与财富。比如我父亲给我种的“五百棵瓯柑树”的故事,这是一位年迈的老父亲呼唤女儿回归家乡的故事。这些年,温州流失大量的人才,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很多与我年龄相仿的青年,会选择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发展,甚至还有一批高学历人才会选择留在国外发展,我们如何用“乡愁”,呼唤本土人才的回归?拿什么去感动那些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为家乡的建设和共同富裕出力,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前来说,龙湾的“瓯柑”无田种植。然而温州的“瓯柑”种植在“中国”历史上就是赫赫有名的一种强大文化,又有厚重的历史文献记载。如果政府推动打造“爸爸的瓯柑园”,把这个“爸爸”的故事讲给在外的温州人子女听,我相信他们会为了自己的父母亲而归来,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为家乡共同富裕的理想而拼搏努力!要相信,子女与父母骨肉相连,这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牵挂,骨子里最深的爱!我相信亲情是“血浓于水”的,“龙湾”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个卧龙藏虎之地,风起云涌。造“富”龙湾的大计,指日可待!

三、弘扬“永嘉场”文化

龙湾,特别是以“永强”为核心的区域,有李阶、张璁、王瓒、王叔果、王叔杲等一批著名历史名人。明朝时期,永强之地文风鼎盛,名人辈出,高人云集。这个时期,形成了严谨的“理学”系统,这批人将“永嘉学派”推上了巅峰, 将“利“、”义”并举的文化做到极致,渗透到每个温州人的骨血里。因此,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打造品牌文化,必须强调文化属性。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希望和要求。龙湾目前面临的就是缺乏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去支撑文化的传播。我们急需“挖掘”一批拥有“潜能”、具有高度的青年文化人物,培养他们成为“自带流量”的文化领军人物。让年轻一代参与进来,鼓励年轻人去学习自己家乡的文化,让“后来者”完成这个“传承”的过程。更要让年轻人具有对文化的“敬畏”之心

四、“非遗”文化在当下

我现在从事着文艺工作,肩负着传承非遗的责任。传承技艺,要向艺术化转变,这不仅是非遗在当下的一种活态提升,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走的更久、更远、更高、更好,这是一个必然要去探索的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探索一条路径。

什么是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其实是由政府和社会精英去引领的。有钱、有闲,才能带动娱乐和文化,这就是社会时尚。比如巴黎时装周,其实就是政府在推动时尚与消费,是政府主导,引导社会去消费文化。我们当下缺乏的就是,社会尚未养成“文化消费”支出的良好习惯。比如我们一个月规定或打算一个月去电影院看几场电影、听几场戏、买几本书等等,当下来说“文化消费”几乎不在市民的生活预算里面,比如买房子、车子、水电、燃气费都在预算里面,百姓的日常消费和开支中,唯独“文化”没有空间安排。我们看发达国家的百姓日常修养和生活,比如,至少每个家庭会摆放一束鲜花。亲友之间也是相互赠送鲜花问候,每个家庭都会有“花瓶”“艺术品”等摆件、装饰,这就是文化与艺术消费。

在“文化消费”这个概念里,会有“演变”的过程和形式,比如娱乐类、阅读类、赏析类,以及艺术鉴赏和字画、古董收藏等等。政府现在提倡“旅游+文化+非遗+艺术……”,以旅游经济,带动文化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政策,这也让文化和艺术有了一条新的出路。

五、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在温州建立学术基地

这是我作为重点的一个建议,“温州学”跟“永嘉学派”,当下作为省、市两级政府的重视,除了我们地方的文史专家研究力量之外,应该积极的跟国内高等院校积极的合作。

例如可以请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来温州搞课题研究,在温州地区的高校设研究生或博士生点,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的权威学术专家为“温州文化”著书立说,再比如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在温州建立文化基地等等。2022年,“五四”前夕,习总书记亲临中国人民大学,这是“文化复兴”的一个强烈“讯号”。希望温州政府及龙湾区委领导,鼓励温州企业家提升自己企业的文化打造,让身体与灵魂一起抵达“共富”的彼岸。我们可以借中国人民大学的力量,把龙湾打造成文化复兴的样版和示范,走在全国前头,成为全国文化复兴的先驱!

让文化与艺术在当下获得“利与益”才是真正的“文化富裕”见证。希望在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在广大青年的共同努力下,架起“文化传承”这座高桥,传播好温州文化、龙湾故事,把文化软实力转变为共富新活力,把温州——龙湾,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