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赋能 云享“东城非遗这十年”

——《东城非遗这十年》专题展上线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2-10-14 09:14   

为更好地梳理和展示十年来北京东城区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果及非遗传承人、工作者们的风采,自2022年10月13日起,由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东城非遗这十年》专题展正式上线。专题展以线上沉浸式展览的形式,采用数字VR虚拟展厅及展品720度全景展示等技术,展示东城非遗经典作品、代表人物,让民众足不出户即可云享东城非遗之美。

“文化+科技”赋能  云享“东城非遗这十年”(图1)

专题展共设置四大板块:为人民造办、展大国工艺、为时代发声、谱奋斗华章。“为人民造办”着眼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展大国工艺”聚焦非遗技艺打造的国礼重器;“为时代发声”突出非遗的创新探索;“谱奋斗华章”勾勒东城非遗十年心路历程。

为人民造办——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以“燕京八绝”为主的宫廷工艺,自“造办处”传承并延续至今。由为“宫廷造办”到为“人民造办”,东城非遗坚持“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十年来,这些技艺展现着新时代非遗的新面貌。

“文化+科技”赋能  云享“东城非遗这十年”(图2)

由景泰蓝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的作品《繁花似锦》,以铜胎掐丝珐琅工艺在瓶身展现繁花盛开,彰显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化+科技”赋能  云享“东城非遗这十年”(图3)

栩栩如生的象牙雕刻《渔家乐》,以立雕、深浮雕工艺,展现渔家和谐幸福生活之景;充满意趣的玉雕作品《和谐》运用玉料天然色彩巧雕,以螃蟹、蟹篓寓意和谐;寓意平安的花丝镶嵌作品《平安吉祥》,以金瓶、大象为谐音,寓意平安吉祥;京绣作品《御园美景》采用象征宫墙红的真丝红缎为底,用京绣所重针法,诠释故宫御园四季之美;采用传统百宝嵌、绢花工艺制作的《百寿图》,代表56个民族的56种花卉组成寿字,象征民族团结、国家繁荣、人民安康。

“文化+科技”赋能  云享“东城非遗这十年”(图4)

非遗反映时代,非遗属于人民。在这些非遗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平安吉祥的美好祝愿、百福添寿的美好希望、和谐幸福的生活向往和花开锦绣的繁荣富强。

展大国工艺——见证非遗这十年

这十年,国家盛世必有非遗见证。东城非遗作品中的国礼作品,见证中国大国外交的新境界——APEC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冬奥会……一件又一件精美的非遗作品,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工艺、讲述着中国故事。

“文化+科技”赋能  云享“东城非遗这十年”(图5)

景泰蓝作品《四海升平》作为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赠礼,采用四面开光、结合画珐琅工艺的方式创作完成;雕漆作品《丝路绽放》作为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赠礼,采用雕漆、錾刻等工艺,整体造型犹如绽放的牡丹花,饰以敦煌卷草和花卉纹饰,寓意世界和平,丝路繁荣;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铁城、王建共同创作的北京玉雕作品《白玉链子瓶》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办期间,作为技艺展示作品,在钓鱼台国宾馆向国家领导人及非洲贵宾展示了玉雕技艺中“活链子”绝技。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颁奖仪式中,引导员所穿着的“唐花飞雪”系列礼服的帽子上,一前一后镶嵌了两朵老北京绒花作为装饰,彰显东方美学独特魅力的非遗手艺,为冬奥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化+科技”赋能  云享“东城非遗这十年”(图6)

这十年,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东城非遗人用自己的双手谱写了礼赞新时代的新篇章。景泰蓝作品《盛世中华》采用掐丝珐琅工艺,以红、黄两色为主色,描绘南湖红船、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展现盛世中华;《盛世红船》作品采用雕漆技艺和花丝镶嵌工艺按1:56原红船等比例制作,雕漆部分在船底雕刻海水江崖纹饰,寓意乘风破浪、锐意进取;泥人张作品《唱支山歌给党听》以放牛牧童为造型,表现少数民族人民群众为党献歌的拳拳之心;泥人张作品《凯歌》唱响激情之歌、胜利之歌、希望之歌。

“文化+科技”赋能  云享“东城非遗这十年”(图7)

为时代发声——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

“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是2022年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也是东城非遗扎根时代、服务人民的真实写照。十年来,东城非遗走进大众,装点着民众的生活。

“文化+科技”赋能  云享“东城非遗这十年”(图8)

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根连创作的《宁心静品》茶具,以白玉薄胎和金丝镶嵌工艺制成一壶六杯,集工艺之巧、材质之美、情趣之雅于一体,是现代精致生活的完美体现;葡萄常料器的《硕果累累》造型逼真、饱满,以硕果累累寓意伟大成就;北京绢人《杜丽娘》以昆曲《牡丹亭》人物为题材,采用传统绢塑人形工艺,融戏曲造型、戏剧服装彩绘等凝固昆曲之美;扎燕风筝《廿福》以传统北京扎燕风筝为造型,按照“三多九如”的传统理念,共绘制二十个蝙蝠,取谐音为“福”,藉此祝福祖国;剪纸作品《树家风》采用传统剪纸的技法,突破传统题材,以和谐家庭、光盘行动等新时代的新价值观,展现新时代、新家风。

“文化+科技”赋能  云享“东城非遗这十年”(图9)

谱奋斗华章——东城非遗保护工作十年

从2012到2022,在东城非遗大事记时间轴上每年都有着不一样的精彩与感动,这是东城的记忆,更是非遗的永续!

“文化+科技”赋能  云享“东城非遗这十年”(图10)

2012年“非遗闹元宵”——东城区新春非遗庙会在北京春节庙会·灯会文化活动评选中,荣获非遗展示奖。

2013年东城区公布第四批区级非遗项目名录——《北京市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谱系大典》出版发行。

2014年金漆镶嵌髹饰技艺、北京宫灯、都一处烧卖制作技艺等20余项东城区非遗项目为2014年中国APEC峰会制作国礼并参与各项活动。

2015年北京市首家政府主办的非遗展示馆——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开馆,《东城瑰宝——北京市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汇编》出版发行。

“文化+科技”赋能  云享“东城非遗这十年”(图11)

2016年东城区公布第五批区级非遗项目名录;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推动三地非遗共同繁荣。

2017年雕漆技艺、京绣、景泰蓝制作技艺等东城区非遗项目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制作国礼并参与各项活动。

2018年北京玉雕、京绣、景泰蓝制作技艺等东城区非遗项目参与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各项活动。

“文化+科技”赋能  云享“东城非遗这十年”(图12)

2019年原东城区文化委员会、原东城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合并成立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科。为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庆祝国庆70周年游园、各国驻华使节文化沙龙、北京文化季赴台湾文化交流等活动注入非遗元素,展文化强区形象。

“文化+科技”赋能  云享“东城非遗这十年”(图13)

2020年东城区发布《贯彻落实“崇文争先”理念 进一步加强“文化东城”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年-2025年)》,重点打造非遗之城。

2021年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成立。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等五个东城区申报的非遗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名录。打造“非遗101”、《非遗智造局》系列短视频、“心手相传”系列活动等非遗热点。

“文化+科技”赋能  云享“东城非遗这十年”(图14)

2022年东城区制定出台《东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办法》《北京市东城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为非遗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体现东城作为首都核心区的鲜明特色,以点带面、厚积薄发,构筑“非遗之城”。

“文化+科技”赋能  云享“东城非遗这十年”(图15)

十年间,东城非遗人以热情和汗水谱奋斗华章,奏时代赞歌。东城非遗这十年,是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十年;东城非遗这十年,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的十年;东城非遗这十年,是秉承“崇文争先”着力打造“非遗之城”的十年。让我们共同期待,东城非遗的明天更加美好!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