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意识下的新时代朗诵诗——读石才夫《新时代颂——石才夫朗诵诗选》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8-17 10:57   

  中国诗歌历来有着朗诵的传统,古典诗歌尤其注重吟诵。虽然现代诗歌相较于古典诗歌表现出对“押韵”现象的反抗,但至上世纪20年代中后期,现代诗人们又呈现出了对于节奏、韵律等诗歌形式的重视,这为诗歌朗诵的建设创造了条件。到了抗战时期,朗诵诗得到集中发展,诗人们不仅重视诗歌的节奏、音韵,而且还借助朗诵形式唤起民众的抗战意识,以此凸显了朗诵诗的时代意义。直到今天,这种由朗诵诗所激起的民族意识仍存留在大众的记忆之中,成为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总体上看,朗诵诗有着丰富的发展历史,其中最主要的是时代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书写朗诵诗,发挥其广泛的传播效力,成为朗诵诗写作者所需集中思考的问题。石才夫的诗集《新时代颂——石才夫朗诵诗选》(广西民族出版社2021年出版,以下简称《新时代颂》)正为我们提供了朗诵诗的写作范例,诗人在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的交汇中谱写出了新时代的美丽华章。

  《新时代颂》中所收录的朗诵诗很好地把握了时代主题,从中确立起诗歌的社会意义。石才夫在思考时代主题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独特的空间意识,并在空间意识的指引下,摆脱了一般性的简单歌颂,使之蕴含着细腻的个人情感。如诗歌《新时代颂》积极回应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该诗以“这个秋天注定不平常/新时代的钟声正式敲响”开启篇章,同时也奠定了全诗的写作基调——对新时代繁荣昌盛景观的歌颂。接下来,诗人用崭新、伟大、美丽等词汇来描摹新时代的社会状态,丰富了其所包蕴的时代内涵。诗歌《在您的百年风华里,有我骄傲的盛开》意在阐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深刻关联,通过个人的“入党”行为来引发诗人对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的歌赞。诗句“城市里还没有那么多汽车/骑着自行车上班的人/仿佛一个家就在后座/往前踩,就是幸福未来”正通过“自行车”这一隐喻,书写出了当前时代的城市空间。“自行车”将“后座”与家庭连接起来,同时连接的是民众对于“幸福未来”的期盼。诗歌《千秋百代》中所选取的不同时间节点——“1921年”“1949年”“1997年”“1999年”“2008年”“2012年”“2017年”“2021年”——显然也经过了个人化的思考,这些时间既是民族国家的历史节点,又是个人感情的凝结点。特别是在“2021年7月1日”这一建党百年的伟大时刻,诗人的感情喷薄而出,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的“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来诉说自身对于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的崇敬与赞颂。《放歌少年》从整体上呈现了诗人的“少年心态” ,同时也寓意着作为“少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蓬勃的生机与青春的活力。诗句“少年强,则中国强”回应了梁启超先生百年前的《少年中国说》,形成历史空间层面的对话,并在这种对话中找寻到了现实性的指导意义。不同的社会历史空间构成了石才夫不同的观察点,他站在历史发展的特殊时期,集中透视了社会时代的发展状况。

  另外,《新时代颂》中的朗诵诗还有着对于大众艰苦奋斗路程的深刻描写。以《逆流成河——写在庚子春节》为例,该诗将目光投向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场,歌颂了共克时艰的伟大行动。在庚子春节,随着“一场寒流”的入侵,使得“本来该团聚的/被迫分离/本来该举杯欢庆的/不得不戴上口罩遮住口鼻”,这无疑带来空间的压抑与恐惧感。但华夏儿女选择“逆流而上”,勇敢地与病毒作斗争,描摹出了一幅幅感人的画卷。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我们的脚步”,因为“我们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有愈挫愈勇的秉性/虽九死而不悔/历千劫而长生”,所以我们有着无畏艰难、战胜一切的信心,这种信心能够唤起个体的生命力,促使他们为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而奋斗。

  除了基于时代主题的空间意识的建构外,《新时代颂》中的朗诵诗还经常回望历史,以此来呈现出了特殊的时间意识。如诗歌《黄姚四意》通过追溯人文景观的历史,表达了自身的历史情怀。诗句“我要把你带上/最好是在小巷的/拐角遇上,那些花啊草啊/都是熟悉的/眼角眉梢/没有长亭短亭/只剩夕阳古道/大榕树下那座鸳鸯桥”中,作为个体的“我”有着细腻的情感,关注“小巷”“花草”“夕阳”等古典物象,由此生成了无限的怅惘与追怀。贯穿《我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星火》一诗的是诗人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回想(如“结绳记事”“韦编三绝”等),诗人借用古典诗词营造出了鲜明的古典意蕴——“黄鹤楼头/白云千载空悠悠/大江东去/沉舟侧畔千帆过”。在诗句“我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星火/我要燃一片荒原/照亮故土山河/我要撕一角夜空/为这个春天留下传说/我要为你写一首诗/书写白衣飘飘的身影/歌唱凌寒怒放的花朵”中,诗人以“我要……”的形式发出自我的声音,表达了其对历史的深沉怀念,以至于不得不把所有的情感融合到“一首诗”之内,其中既有“白衣飘飘的身影”,又有“凌寒怒放的花朵”,以此呈现了个体的真挚感念。此外,《您还在——悼袁隆平》《一滴水回到河流——悼黄文秀》等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现时代人物的怀念。袁隆平、黄文秀、张华等人物无疑都是新时代建设的奉献者,同时作为“榜样”的力量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这种记忆并非一般性的历史感怀,而是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能够引导我们为建设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奋斗。

  还需注意的是,语言的节奏、韵律对于朗诵有着重要的意义,朗诵诗则更加注重诗歌节奏、韵律等的建构。《新时代颂》中所收录的诗篇在多种场合都朗诵过(如广西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广西公安武警春节文艺晚会等),其关于节奏、韵律的要求自然要多于一般性的诗歌。比如《忠诚颂》中的“an”韵、《因为有你》中的“ang”“ao”韵、《加油 广西》中的“i”“ü”韵等,这些韵律形成独特的表达方式,诠释出了深沉的情感。

  历史上,朗诵诗曾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在今天,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当下,如何在与现实社会的结合中发挥朗诵诗的传播效力,需要每一位写作者仔细思考。石才夫的《新时代颂》正好提供了一种借鉴,其中所包含的立足于时空意识基础上的观察,促进了当下朗诵诗的新探索。《新时代颂》中还有让读者通过“二维码”来欣赏诗歌朗诵的尝试,相较于以往的朗诵诗集有所突破,表明今天的朗诵诗不再囿于传统传播形式的局限,而能够自觉地与新媒体相结合,借助新的传播方式来发挥新的时代意义。(作者:钟世华 )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