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深情可以相拥——“岜莱诗会”现象述评

来源:广西民族报        发布时间:2022-01-01 12:46   

□ 又 见(壮族)

2020年7月,广西多民族作家“走进覃塘感受荷韵”采风活动暨“岜莱诗会”与广西诗歌发展座谈会举行,广大专家学者和作家诗人对“岜莱诗会”现象达成共识。之后,许多作家诗人和评论家怀着饱满的热情,加大对这一诗歌群体现象进行解读和推崇,“岜莱诗会”也进入了更为活跃的阶段,并取得丰硕成果。比如2021年,“岜莱诗会”获广西文艺花山奖;及时推出全国首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诗歌专刊;与广西作协等联合主办第五届花山诗会……及时回顾“岜莱诗会”过往特别是2021年的历程,关注当下状貌,对展望新时代、诗写新辉煌都具有非凡意义。

这一年是“岜莱诗会”全域覆盖广泛扩面的一年。诗人群体有一个发现和塑造的过程,而诗人群体现象则需要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岜莱诗会”开辟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各民族诗人原创诗歌专版的持续推出,“岜莱诗会”现象以越来越活跃沉稳的姿态彰显着存在。从2019年4月19日提出策划案,到5月10日《广西民族报》(汉文版)副刊正式开辟“岜莱诗会”,每月一期,坚持不懈,到2020年底出满20版的基础上,2021年继续推出12期19版200多首诗作,并在重大时间节点推出悼念袁隆平和支援河南抗洪救灾主题网络诗歌专题,这些诗歌都通过全媒体联动发布。参与的诗人更具广博性、代表性。从民族成分看,仅2021年就刊发109位各族诗人220多首诗歌,诗人涉及汉、蒙古、回、藏、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土家、哈萨克、仫佬、毛南、仡佬、普米等多民族,从过去区域少数民族诗人“单曲独舞”,发展到大江南北多民族诗人“万家齐乐”,是真正意义和水平的多民族诗歌盛宴。从年龄看,既有50后、60后、80后脚踏实地的实力诗人,又有90后、00后新生力量和后起之秀,显示出多民族诗人的历史承传性,也呈现出“岜莱”诗歌在新的发展阶段与时俱进诗脉不断的蓬勃状态。从地域看,有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诗人,也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内14个地市的诗人,既可看北国风光、茫茫草原、大漠孤烟、燕赵风云,亦可品中原风骨柔情、江南小桥流水。

这一年是“岜莱诗会”广交诗友共赢奋进的一年。广西区内外广大诗人继续积极参与“岜莱诗会”。除了广西区内百余名诗人,“岜莱诗会”的朋友圈圈到了吉狄马加、艾克拜尔·米吉提、杨克等名家大家,还有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蒙古族诗人娜仁琪琪格,来自雪域高原的藏族诗人扎西才让,更有《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诗选刊》主编刘向东、《诗潮》主编刘川、《诗林》副主编安海茵、《绿风》主编彭惊宇、《诗歌风赏》主编娜仁琪琪格、《鸭绿江·华夏诗刊》主编唐成茂等,囊括了全国几大名诗刊主编。特别是“岜莱诗会·九月篇”——“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专刊”,唱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为嘹亮的主旋律。吉狄马加的《兹兹普乌》让我们看到了翻身解放的彝族人民“解脱的灵魂,穿越了星座的门扉……肃然伫立在那兹兹普乌”。艾克拜尔·米吉《红艳艳的石榴花》,“五十六个民族/像一朵花/红艳艳的石榴花……紧紧地/抱在一起/透着那石榴花的芬芳”。娜仁琪琪格《远山装着巨大的神秘》,“草原之上是墨绿的丛林/ 而后就是连绵的山峦”。扎西才让《藏靴作坊里的护灯者》,若隐若现着雪域高原的神秘。多民族诗人集体发声,用诗歌凝聚力量、致敬崇高。这一年,“岜莱诗会”还与《广西文学》联合,推出岜莱诗歌新人作品20多首;与广西音乐家协会、河池日报社联合,推出多民族优秀歌词作品41首;组织广西十位多民族诗人与贵州诗人学会联合开展的采风活动,相关诗作45首入选《乌蒙见证:全国诗人助力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诗歌作品精选》(贵州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该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农家书屋增补书目;与覃塘文联推出广西作家“走进覃塘·感受荷韵”采风作品《荷香》专辑;组织开展诗歌朗诵会3次、区内采风1次、征稿活动2次,使得人气旺盛,始终保持强大的文场诗脉。

这一年是“岜莱诗会”现象得到巩固提升和深化提质的一年。“岜莱诗会”坚持主题策划,分别推出建党百年歌词专版、建党百年诗歌专版、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专刊、全国客家诗人专版、世界诗歌日专版、岜莱诗会两周年庆典、公安系统诗人专版、金融系统诗人专版、教师节教师诗人专版、记者节媒体诗人专版、推荐新人新作专版等重点主题诗作,凝神聚气,形成声势。这些主题作品以艺术性和思想性为支点,坚持对诗歌的需要就是诗歌本身,是精神的、价值的、审美的和营养的层面。面对2021年喜事大事多,“岜莱诗会·六月篇”中,石才夫《在遵义,被一条河流感动》“这支拥有九千多万人的队伍/其实也是一条河/跟赤水一样,永远/赤诚似火/奔腾磅礴”,党领导下中华民族这条历史长河奔腾不息和磅礴气势历历在目。田湘《红色河流》、牛依河《相信》、梁洪《人民路和路上的一切都属于人民》、丘文桥《七月的丰碑》等等,意象强烈明晰,诗意彻入心骨,像划破长空的闪电,把大地交给了黎明和鲜花。陈爱中在《诗映现时代的一种方法》中认为这种主题或重点打造,特别是“岜莱诗会·九月篇”“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专刊,一是政治站位较高,对多民族文学文化主题写作的组织卓有成效;二是参与诗人的广博性与代表性较高;三是综合性的诗歌美学风格;四是一次“在地”诗歌经验的集中展现。我想这就是“岜莱诗会”现象,只要按此“出牌”,循序渐进,守正创新,一定能更好盘活“岜莱诗会”这盘“棋”。

“‘岜莱诗会’已成为广西诗歌创作、交流和展示的重要平台,并逐渐成为窥探广西诗歌生态的一块标志性文学高地。”广西文艺评论家学会主席容本镇在《激情燃烧的诗歌盛宴》(《广西日报》2021年4月7日)中如是说。这一观点在2021年得到进一步论证和实践深化。之前的2020年7月,广西多民族作家“走进覃塘感受荷韵”采风活动暨“岜莱诗会”与广西诗歌发展座谈会上,与会著名作家诗人石才夫、牙韩彰、黄凤显、黄佩华、朱山坡、黄鹏、黄土路、陈代云、宾阳、梁晓阳、王忠民等表示,广西民族报“岜莱诗会”能够迅速凝聚广西优秀诗人,形成了一个诗歌的“小高地”,这种现象值得关注、研究和思考。此后“岜莱诗会”作为一种“现象”深深扎根八桂诗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岜莱诗会”的茁壮成长和“岜莱诗会”现象的传承创新,一定有其背后的精神原乡和文化情怀。坚持以“凝聚八桂诗情文气,力求诗风回归,振兴民族文化”为己任,倡导刚健俊朗诗风,拒绝猥琐油腻之气,这就是“岜莱诗会”一直秉承的宗旨。

“‘岜莱’‘花山’如民族的胎记,在诗人的仰望和吟诵中穿越了岩石的时间层,超越了作为方位的地理意义,升华到民族的精神地理空间,并作为一种族群记忆被当代诗人不断激活。这种经由地理空间进入民族历史空间的想象,是诗人对民族发源地‘精神原乡’的重返与追怀。”这是评论家莫付欢、王迅在《“岜莱诗会”:用母语的温度营造诗人之家》中的一段话。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与“岜莱诗会”有此灵通的背后神山就是“岜莱”。壮语“岜莱”汉译就是“有花纹的山”即花山。这是宁明县明江耀达河段的一座石山,拔地而起近千丈,嵯峨酷似雄鹰嘴,青藤缠绕临江边,峭壁画满人和马。这些赭红色的数千个远古岩画,在时光的岁月里诉说了一支南方民族的图腾、信仰和历史。

2021年9月,在广西玉林,“岜莱诗会”与“花山诗会”联手,合力共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强音,并共同推出主题专刊,广西作家协会、广西民族报社、中共玉林市委宣传部、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等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广西花山诗会隆重登场。联合推出的系列活动,让“岜莱”“花山”深情拥抱,诗意的碰撞迸发出八桂诗坛新的火花和亮色。广西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石才夫,玉林市政府副市长马少华、《天涯》杂志主编林森、中国诗歌网编辑部副主任王夫刚、《星星》诗刊编辑敬丹樱、《草堂》诗刊编辑吴小虫、《广西文学》副主编冯艳冰以及朱山坡、陈爱中、黄鹏、刘春、谢夷珊、石朝雄、安乔子、丘文桥、邓学云、吉小吉等5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诗人、评论家、媒体记者到场见证。之后,“岜莱诗会”、当代广西网、北流文艺等以不同形式,持续三个月先后推出了这次采风诗歌作品,包括43名诗人178首诗,将大容山、北流江等八桂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描述得出神入化,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新时代生活的执着,对祖国和人民的颂赞。

岜莱,花山,这些带有鲜明民族地域特性的审美标识,就这样深深烙在一代代“岜莱”儿女身上,让人胸中鼓荡着凌云壮志。一如壮族诗人黄鹏《壮美花山》云:“这是骆越民族的故乡/代代先民的精神/如连绵起伏的山梁/这是壮族儿女的家乡/祖祖辈辈的血脉/似江河奔腾的波浪”(2021年“岜莱诗会·九月篇”)。故土的山水人情是诗人与生俱来的精神胎记,是激发诗意灵感最根本的动力源泉,也是诗人们走到一起展望理想彼岸和精神境界的精神原乡。岜莱是出发处,也是归宿地,“岜莱诗会”只是这种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坚守和文学情怀的代名词。余曾作诗云:“水鸟在骆越大王衣冠冢上/声嘶力竭地歌唱/岜莱神山静悄悄的/崖壁上的战马再也不会回来了//我看见一群马背上的猎户/在古朴的画卷里进进出出/或卸甲归田引渠种稻/或手持天琴、边舞边唱/嘹亮的歌声直入云霄/那摘星的少年/又出发了”(《花山壁画前》,原载诗集《又见村庄》,民族出版社2021年1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只要“岜莱”儿女“莫等闲”,就不会“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经过两年多的攀爬努力,“岜莱诗会”的步履越来越稳健,气势越来越热烈。2021年整体上赓续了过去以来稳步前进的良好态势,成功拿下广西文艺花山奖创新奖,品牌效应凸显,已然成为八桂大地上各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和形象的不可割舍的部分。

诗歌是历史和现实的映照,它所能丈量的一定是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距离能产生美,抓住了这种美的瞬间闪烁就能抓住了诗的灵性,就能捕捉生活的新质,发出新时代的最强音。如何引领多民族诗人抓住新时代诗的灵性,这是“岜莱诗会”不得不面对的重大现实课题。诗歌在文学中是否受到重视,文学刊物等平台的建设很关键。“岜莱诗会”长势良好,能否持续走下去并发展壮大,需要主客观条件齐发力。

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黄凤显认为,从诗人角度看,质和量的发展是内核。民族文化、现实生活是诗意的重要内容,要进行艺术提炼,用心提高意象,使诗歌具有时空的探索和跨越,有历史的厚重感和空间感。广西少数民族诗人,母语非汉语,学习汉语有一定的难度,诗歌词句概括力度可能不够,汉语学习的时间和用功可能不够,语言就容易缺乏张力。所以广西诗人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加强诗意的锤炼和提升。同时,还要建设队伍、扩大队伍、做强队伍,上层也要加大支持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持续维系“岜莱诗会”现象。

“岜莱”还有很多路要走。我认为要在以下几方面多支持、下力气、作保障。

其一,以多样性呈现“时代性”。“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诗歌经常是时代之体现。“岜莱诗会·一月篇”的“听远处传来熟悉的歌谣/看这片蓝天白鸽翩翩”(牙韩彰《红军坳》);四月篇的“从喷气机的呼啸/高铁、摩托的飞驰/走进绣花针的慢/一只只眼睛的蜂蝶,落在/摇摇摆摆的彩裙”(杨克《瑶山古寨》);十月篇的“在广西的十万大山里/每一粒松子,都热爱过悬置和空中”(余述平《广西的每一粒松子, 都与热爱有关》),等等,都是壮美广西可爱灵动的图景和新时代精神的写照。我们要多增强关注新时代、阅读新时代、诗写新时代的能力,迅疾反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喜迎党的二十大、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重大现实题材,让诗人们与现实生活形成紧密互动的精神关联,创作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现实品格的作品。

其二,向“境界”深化“人民性”。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体验源自生活,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要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诗的人民性,宋代理学家张载提出“民胞物与”观点,将他人和万物皆视为同胞。这与中国传统强调天人合一、主客合一是一致的,在诗歌上就是强调人民性和个人主体性的融合,我想这应该是中国诗歌的现代性方向。具体到个体的诗歌创作,“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是诗学的核心概念,正如当代哲学家张世英说:“中国美学是一种超越美学,对境界的追求是其重要特点。”要推动诗歌创作向传统、现代、民族、世界、地方、民间多层面扩容,增强艺术广度和厚度,扩展表意空间,在诗写纷繁驳杂的现实的同时,向着人的深层精神世界掘进,致力于写出丰富而深刻的具有天地境界的作品,这应该成为“岜莱”诗人的创作方向。

其三,强化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应继续在宣传、出版、教育引导等给予支持和保障,在理论建设和诗歌评论方面给予指引,增强朝气锐气,发挥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只有这样内因才能通过外因起作用,发生质的飞跃和变化,真正让诗人成就诗歌。在这方面“岜莱诗会”已经走在路上,面朝花山,春暖花开,从诗歌的角度助力“文学新桂军”走向全国。最近,“岜莱诗会”开始征集多民族诗人年度成果,以适当的形式付诸包装和成果运用,举办诗歌朗诵会,谋划系列采风活动,推动出版图书式“岜莱”专辑等等,这一系列新动作,一定会给这个诗歌平台带来新的气象、新的格局和新的活力。

唯有深情可以相拥——“岜莱诗会”现象述评(图1)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wyq028